蘇州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佈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複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臥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嶽<<閒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回,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裡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裡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佈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占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曲院回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遊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遊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于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鐘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鐘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楓橋
其中許多日本遊客專到寒山寺去度過除夕 之夜,聆聽寒山寺的鐘聲,他們認為,在辭舊迎新之際,聽到寒山寺的鐘聲,能消災去禍。
聽完鐘聲,再吃碗麵條,新的一年就萬事如意了。
當然,他們更希望能到鐘樓上親自撞一下鐘,因為這樣就 更能夠得到上蒼的保佑。

吳縣
吳縣市素有“人間天堂”美稱,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域的京滬鐵路線上。東臨上海,南連杭州,西含太湖,北望長江,中間環抱古城蘇州。全市總面積3177平方公里,總人口97.1萬。

“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佔有75%;湖中72峰,吳縣擁有58峰;太湖13個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福、角(lu)直、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

吳縣市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物古跡眾多,自然景觀風光旖旎,擁有縣以上文物保護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處。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聖寺的唐塑絕藝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羅漢,有司徒廟“清”、“奇”、“古”、“怪”的四株古柏,還有石公山、林屋洞、啟園、天池山、寶帶橋、雕花大樓等著名景點,秀山麗水,人文薈萃。

吳縣市工業基礎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已先後建設了包括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大橋、東山賓館、光福機場等在內的一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金秋采桂游、仲春碧螺採茶遊、四季鮮果游、水鄉古鎮遊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了吃、住、行、娛、購、遊的配套服務體系。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佈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複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臥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嶽<<閒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回,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裡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裡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佈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占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曲院回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遊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遊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于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鐘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鐘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楓橋
其中許多日本遊客專到寒山寺去度過除夕 之夜,聆聽寒山寺的鐘聲,他們認為,在辭舊迎新之際,聽到寒山寺的鐘聲,能消災去禍。
聽完鐘聲,再吃碗麵條,新的一年就萬事如意了。
當然,他們更希望能到鐘樓上親自撞一下鐘,因為這樣就 更能夠得到上蒼的保佑。

吳縣
吳縣市素有“人間天堂”美稱,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域的京滬鐵路線上。東臨上海,南連杭州,西含太湖,北望長江,中間環抱古城蘇州。全市總面積3177平方公里,總人口97.1萬。

“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佔有75%;湖中72峰,吳縣擁有58峰;太湖13個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福、角(lu)直、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

吳縣市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物古跡眾多,自然景觀風光旖旎,擁有縣以上文物保護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處。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聖寺的唐塑絕藝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羅漢,有司徒廟“清”、“奇”、“古”、“怪”的四株古柏,還有石公山、林屋洞、啟園、天池山、寶帶橋、雕花大樓等著名景點,秀山麗水,人文薈萃。

吳縣市工業基礎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已先後建設了包括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大橋、東山賓館、光福機場等在內的一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金秋采桂游、仲春碧螺採茶遊、四季鮮果游、水鄉古鎮遊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了吃、住、行、娛、購、遊的配套服務體系。
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佈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複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臥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嶽<<閒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回,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裡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裡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佈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占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曲院回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遊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
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佈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複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臥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嶽<<閒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回,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裡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裡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佈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占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曲院回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遊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