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島的自然風光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湧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設縣,東與雲林、嘉義、台南三縣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 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其他63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 全縣面積約127平方公里,下轄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五個鄉,縣治設在馬公市。全縣人口約9萬,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島地理位置優越,東隔澎湖水道,與臺灣島相對,最短距離約24海裡,兩面與祖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隔海相望,最短距離約75海裡。過去橫渡臺灣海峽,往來於大陸與臺灣島之間的船隻,常常進入澎湖島上的馬公港停泊。從這裡出發,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近年來,臺灣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島上發掘出硬質砂岩石斧等古人遺物,經考證為秦漢 以前渡海前來的移民所遺留下來的,屬於祖國大陸上的文化,而這個時期大陸文化在臺灣本島上還沒有發現。它說明祖國大陸文化的傳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臺灣。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臺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灣,是臺灣海峽中各種船隻活動的集匯點。

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漸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統治者在澎湖設巡檢司,隸屬福建省泉州府,其開發時間比臺灣本島早380餘年。明朝時曾兩度失于荷蘭人。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澎湖設安撫司。清代先後設巡檢、通判。日據時期設澎湖島廳。臺灣光復後,1946年設澎湖縣。

澎湖列島的底基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經過多次海陸升降、海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於望安鄉的大貓嶼海拔達79米,為境內最高處。在64個島嶼中,以澎湖本島面積最大,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嶼二島。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與臺灣本島一衣帶水,但氣候差異很大。全縣年平均氣溫為27.7攝氏度。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比臺北市還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氣溫比臺北市還高1攝氏度。澎湖夏涼冬暖,惟雨量稀少,風力強大,全年平均風速超過6級的大風日多達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風日每月超過20天。每年除6-8月為南風外,其他月份多為東北季風,最大風速可達每秒20米以上,相當於中度颱風。全縣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是台 灣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佈不均勻,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乾旱期長達180天左右。

澎湖列島地勢平坦,無河川山嶽,土壤層淺薄,均為紅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風強勁,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僅能種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這裡試種成功西瓜、哈密瓜、絲瓜,號稱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還銷往臺灣本島。但全縣所需的糧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賴臺灣本島供應。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見到特殊的農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圍,有許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風牆。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後再膠結起來。用它砌成的牆,經過長年風吹雨打以後,不僅不會坍塌,反而更緊密地膠結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濱一帶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築而成。迄今為止,這種牆壁仍是在澎湖建築景觀的一大特色,有人稱此為“蜂巢牆”。 在澎湖島的風櫃尾半島上,有許多天然奇景,從縣城馬公市乘車,約20分鐘即可抵達。風櫃尾半島位於馬公港對面,與馬公半島合抱而成馬公灣。半島西北端便是風櫃尾,為澎湖本島最西的村落。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這裡的風浪特別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飛濺,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氣魄。站在這裡可以領略到“澎湖風”的厲害。在風櫃尾半島北部最外側有個風櫃洞,直徑約達4米左右,每當巨浪湧入洞中,就會聽到從巨洞深處傳來如同驚雷般的海濤迴響聲,人們稱其為“風櫃聽濤”。風櫃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這裡是從太平洋和南海來的暖流經過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颱風襲擊澎湖時,風櫃尾半島外側正處在風口上,海蝕作用格外強烈,玄武岩構成的海岸柱狀節理發育,助長了海浪沿節理侵蝕的威力,終於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風櫃洞。

從風櫃洞沿環島公路東北行,過海橋之後,即可到達白沙島。該島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樹”,樹齡已有300餘年,原來的樹幹已經枯朽,樹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圍長出20多條支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