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簡稱是什麼?

眾所周知,“築”是貴陽市的簡稱。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築”是一種曲五弦古樂器的名稱。“築”用竹子製成,手持演奏,讀音為“竹” 。《戰國策·燕策》記荊軻刺秦王, 燕太子丹率士送荊軻至易水邊上,“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擊築”又進一步說明了“築”是一種擊絃樂器。據有關專家研究,“築”是我國最早的一種擊絃樂器,春秋時期已經在民間出現。戰國至隋唐,不僅廣泛流行於民間,而且登上大雅之堂演奏。先秦至兩漢,我國出現“相和歌時代”,邊奏邊歌,歌起樂奏。到宋代,“築”就失傳了。
1993年,我國重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長沙(望坡)西漢王室墓出土了三件“漆築”,是第一次發現“築”樂器的實物。三件“築”中較完整的只有一件,長約一米,琴弦大概是絲織或牛筋類似之物
貴陽市簡稱的“築”字,無繁、簡之分,過去和現在都是這樣寫,也這樣讀。貴陽市為什麼簡稱“築”呢?這與貴陽古代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演變有很大關係。它是這座城市歷史特徵的濃縮,是歷史文化的演化物。
其一,多種地方誌資料表明,古代貴陽是竹子叢生的地方。早在五代至北宋初年,貴陽被稱為“黑羊箐”。“箐”是山間竹林的意思(方言)。貴州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明(弘治) 《貴州圖經新志》記載,貴陽土產以刺竹、筋竹最為著名。明(嘉靖)《貴州通志》記載,貴陽出產的竹子有斑竹、紫竹、筋竹等11種。明(萬曆)《貴州通志》記載,貴陽出產的竹子有紫竹、綿竹、叢竹等15種。“築”和“竹”同音, “築” 樂器在貴州民間亦有演奏。貴陽市簡稱“築”反映了歷代此地自然環境的延續特徵。
背景連結:
五代(907年—960年)中,黎族首領烏蠻率部族群攻打矩州,得勝改“矩州”為“黑羊箐”。按地方語,“箐”意指山間竹林。有古詩雲“數家苗舍埋箐裡”是對貴陽竹林景致的生動描述。
其二,從貴陽歷史名稱的演變來看,貴陽在宋、元朝時稱貴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王朝將元朝的貴州等處軍民長官司改名為貴竹長官司,後推行“土流並治,軍政分管”政策,逐步弱化地方土司勢力。隆慶三年(1569年)貴陽府成立。萬曆十四年(1586 年)以貴竹、平伐兩個長官司轄地合設為新貴縣,同時將貴竹長官司地改名貴竹鄉,平伐長官司也改為鄉,標誌貴陽廢除了土司制度。清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撤衛、所,以貴州衛、貴州前衛地設貴築縣,這是“築”字第一次在貴陽歷史上縣名中出現。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撤新貴縣將其地併入貴築縣。貴陽府和貴築縣同設官署于貴陽城內。民國2年 (1913年)貴築縣移治紮佐,後又移治息烽,就改名為息烽縣,此後數十年貴築縣不存在。民國3年(1914年)1月,廢貴陽府設貴陽縣。民國30年(1941年)7 月貴陽市成立,廢除貴陽縣,另設貴築縣治於花溪,這是“築”字第二次在貴陽歷史上縣名中出現。1957年11月,撤銷貴築縣,將該縣大部分轄區劃入貴陽市。此後,“築”字在貴陽歷史上縣名中消失。“築”字在貴陽歷史縣名中兩度使用,時間長達300多年,其聯繫緊密、影響深遠是不言而喻的。
明、清時期,還有貴陽是“竹王城”的傳說。主要依據是出自明、清時期文人、官吏的詩賦和楹聯。如:
明正德三年(1508年),理學創始人王陽明謫貶貴州龍場驛任驛丞時著《居夷詩·興隆衛書壁》中有一句曰“貴竹路從峰頂人,夜郎人自日邊來。”
明萬歷時貴陽人周文化有《貴竹清風》詩曰:“看竹黔山自面陽,懷風不染是三湘。”描繪的就是明萬曆(1573--1619)年間,貴陽十景之一的“貴竹清風”景觀。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所建,貴陽城南著名的甲秀樓舊聯:“丞相祠前一川靜;竹王城外此樓高”。丞相祠在貴陽南明河畔,“一川”指南明河。“此樓”是甲秀樓,“竹王城”指貴陽,甲秀樓在城南門(今貴陽大南門)外。
清朝貴州巡撫劉藻詩《柳梢青·甲秀樓遠眺》:岸草汀沙,竹王城外日西斜。潭淨涵秋峰多障,目眼低無崖。憐他將相勳華,都付與滄波落霞。隨意生機,消閒福分,怎及漁家。
背景連結:
甲秀樓坐落在貴陽城南南明河中央萬鼇礬石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巡撫江東之在此築堤聯結南北兩岸,於提上建此樓以培風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啟元年(1621年)焚毀,總督朱燮元重建,更名“來鳳閣”。後又再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撫田雯重建,複用“甲秀”。建浮玉橋銜接兩岸。甲秀樓經歷六次大規模修繕。挺立近四百年添秀貴陽,是以人文之精神翹觀貴陽近代史變遷的代表性"人物"。
清朝學使韋伯謙,為貴陽兩廣會館提聯:“黔粵共比鄰,聚國族於斯,更何須悵望家山,酌盡鄉人,也抵清樽g屔緹疲環緋就?/div>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