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仁波齊峰位於何處?

翻開西藏地圖,不難在西南邊境線附近找到崗仁波齊和瑪旁雍錯的名字。
崗仁波齊,藏語意為“雪山之寶”,海拔6714米,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山頂終年積雪。崗仁波齊酷似一座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的山體使之與眾不同,四面陡峭的崖壁正對著羅盤的四方,而南面更為出名,一條長長的縱向裂口被水準向的岡底斯礫岩所截斷,形成一個“ ”—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誌。崗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它的地位在於四種宗教–印度教、耆那教、苯教和佛教數以億記的教徒尊奉它为世界中心而虔诚信仰它。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即指此山。据《佛学小辞典》: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时代的象雄苯教时期,岗仁波齐被称为“九重万字()山”,彼时有苯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苯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此山为降落之处。在公元前5-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中,岗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印度人称这座山为Kailash,认定这里是世界的中心,众水之源,日月星辰以此为轴心往复环绕,各行其道。印度教有三位主神-创造之神婆罗贺摩、保护之神瑟奴、毁灭之神湿婆,其中以湿婆法力最大,地位最高,其宫殿就位于Kailash,而他的妻子乌玛女神则坐在他的膝上。另一个说法是,乌玛女神每天在玛旁雍错中沐浴,他俩千万年的交媾使精液积为雪山,由于众神的不满和诅咒,此地才成为缺乏生命的雪线荒漠。在河流方面,西藏人与印度人说法类似,都认为神圣的四条大河:狮泉河(森格藏布)、象泉河(朗钦藏布)、马泉河(当却藏布)、孔雀河(马甲藏布,印度人称黄牛河)都源自岗仁波齐。源于北坡的狮泉河成为印度河的上游;源于西侧的象泉河被称作萨特累季河;发育于喜玛拉雅与冈底斯山前丘陵间的马泉河—雅鲁藏布进入印度叫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与恒河相汇;源于喜玛拉雅的孔雀河则系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