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陽朔地方名菜 有哪些?

地方名菜:

1)陽朔田螺釀:這裡的田螺非常特別。首先是大,最大的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了;其次是它的味道,完全不像螺肉本身的味道。裡面的肉並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來,混合豬肉、香菜及其它調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殼裡混合湯汁一起燒制。

2)灕江啤酒魚:陽朔一道亮麗的飲食文化風景,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大名如雷貫耳,如果不試一下就真的枉費到此一遊。啤酒魚有點像川菜中火鍋魚的做法,先把魚在油裡煎一煎,再放啤酒及各種調料燒制而成。燒的器具很特別,魚放在一個平底的盤子裡,盤子下面是一個盆子,放了些水,再下面才是火,而不像是川菜火鍋直接將鍋放在爐火上面。這樣上面的魚不易燒糊且受熱均勻,入口果然鮮辣可口,無一絲魚本身的腥味。對了,一定要吃帶鱗的,正宗的啤酒魚,魚鱗都炸得非常脆,好吃極了。


3)全州黃悶禾花魚:禾花魚即稻田裡放養的鯉魚,因魚喜歡吃飄落在水面上的禾花而得名。

4)荔浦芋扣肉:吃起來也有講究,一般是一塊肥肉一塊芋頭,芋頭很粉很面,沖淡了肥肉的油膩味,讓人感覺痛快。

5)靈川狗肉:靈川狗肉講究選料、刀工要塊塊見皮,烹飪時配以10多種配料,製作好的狗肉香味濃烈,肉爛可口。

6)桂林荷葉鴨:用蓮藕塘裡生長的青青蓮葉,包裹鴨子,製成菜肴,清香可口,是一道“肉質酥”、“味清香”、“炸蒸型”的菜。

風味小吃:

1)桂林米粉:酸辣粉、三鮮粉、牛腩粉、馬肉粉、螺絲粉、生菜粉、鹵菜粉、涼拌粉等,各有各的味道,但無不使您胃口大開。

2)油茶:色、香、味俱全,苗族、瑤族、侗族均有打油茶的習慣,俗稱“一杯苦,兩杯甲,三杯四杯好油茶”。

3)烤?粑:將糯米用天然的有色植物的花葉染成紅、黃、黑色,蒸熟成糯米飯,再做成?粑,?粑日曬風乾後存放。吃時將?粑用水泡軟,用火烤至兩面金黃,將糖粉放入?粑內就可以食用了。

4)薏米餅:薏米也稱“六谷米”,薏米餅雪白滋潤,酥鬆清甜且便於攜帶。

5)涼粉:涼粉並非是人們常見的細長條形的米粉狀,而是一種冷卻凝結的透明晶體。食時將晶體放入碗內搗碎,加入熬制過冷卻的紅糖水和白醋拌勻吃,喝上一碗頓覺清涼爽快,精神振奮。

水果酒茶:

1)羅漢果:因其塊根形象似佛肚而名。瓜果橢圓形或球形, 表面生有淡黃色柔毛。主產桂林市和桂林地區, 以永和臨桂縣所產最為著名, 約有百餘年栽培歷史。羅漢果桂林的特產經濟植物, 為傳統中藥和出口商品之一, 營養價值高, 有清熱解暑、化痰止咳、涼血舒骨、清肺潤腸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可治急慢性氣管炎、咽喉炎、哮喘、百日咳、胃熱、便秘、急性扁桃體炎等症, 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用其果泡制的涼茶, 久負盛名,還可作為調味品用於燉品、清湯及制糕點、糖果、餅乾。目前, 除乾果出口外, 製品尚有沖劑、糖漿、果精、止咳露和濃縮果露等。

2)沙田柚:買柚子有一句口訣:買大不買小,買重不買輕,買尖不買圓。原因是分量重而且體積大的柚子通常中間的果實會較大,買尖不買圓的道理是尖的是沙田柚,而圓的則是普通柚子,又苦又酸。而且須注意柚子皮還可以做成柚皮釀,吃了可以醒酒。

3)柿子:俗稱柿餅,以個大、形圓、肉厚、質軟、味甜而享有盛譽。它是選用良種水柿刨皮曬制而成,肉質棕紅半透明,餅皮凝有一層雪白的柿蜜霜,形圓,恰似中秋明月,故名月柿。這種柿餅清甜可口,清熱生津,是珍貴的饋贈禮品和滋補佳品,您不要忘記嘗一嘗,並且吃過了還兜著走,帶些回去讓您的親朋好友分享^_^。

4)銀杏:俗稱白果, 又叫公孫樹、鴨掌樹。在植物界現僅一科一屬一種,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子遺植物, 素有“活化石”之稱。4月中旬開花, 8月∼9月果熟。果(種實)為圓形或長圓形、卵形、橢圓形, 外種皮肉質, 中種皮骨質, 內種皮膜質。種核(白果)橢圓, 卵形或長橢圓形, 每千克種核數300粒∼600粒。用其製作飲料和食品, 有斂肺氣、平皺、益氣、平喘縮便、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迴圈等功效。經常食用, 可使肌膚爽潤, 面部平皺, 兩頰紅潤。 桂林是全國銀杏著名產區之一, 年產量為1500噸∼2000噸, 居全國第二位。桂林市、地各縣均有分佈, 以靈川、興安、全州3縣為主產區。其中,靈川縣海洋鄉有銀杏三萬多株,年產1400噸,居全國鄉級產量之冠,素稱“銀杏之鄉”。

5)桂林馬蹄(荸薺)

6)金橘:果呈倒卵形, 外皮金黃色, 果肉淡黃色。可鮮食, 又可製成蜜桔、罐頭、個大、肉厚、質脆、氣香、酸甜可口, 含糖類(18∼20%), 維生素C1、B2、B1、P及鈣、鐵、磷等營養物質, 深受消費者歡迎。有的地方將金桔矮化作盆景樹, 金黃色的瑞果掛滿枝頭, 象徵碩果累累的豐年景象。

7)板栗:陽朔是廣西產板栗最多的縣, 最高年產量1200噸。中果紅板栗品質最好, 主產于陽朔平洞口、古板等地。果皮赤褐色, 有油亮光澤; 質重、飽滿、顆粒大, 一般每千克76粒, 單果重14克∼18克。出子率約50%, 出仁率在80%以上。果肉味甜, 細膩, 帶清香。是廣西傳統出口商口之一。生食清香脆口, 熟食常用于包粽子、蒸年糕、做八寶飯、燜肉等。沙爆板栗, 具有特別的香甜味。因其是多年生木本糧食植物, 一年種數十年收, 民間稱之為“鐵杆莊稼”。

8)桂花茶:採用優質金桂花製成,形似綠葉綴金花,湯色金黃明亮,滋味甘和醇爽,茶香、花香並茂,冷香清雅持久。

9)絞股藍:又名七葉膽,被譽為“南方人參”。

10)桂林三花酒:桂林“三寶”之一。米香型小曲白酒,釀造歷史可追溯到南宋。原由“師司公廚”釀成, 後傳入民間, 清未出現專業釀酒作坊, 至民國年間, 作坊遍及桂林。因蒸熬三次, 搖動可泛起無數泡花, 質佳者, 酒花細, 起數層, 俗稱“三熬堆花酒”, 簡稱“三花酒”。晶瑩清亮,醇厚芳香,蜜香清雅,入口柔綿,回味怡暢,宋代詩人范大成稱讚桂林三花酒“乃盡酒之妙,聲震湖廣”。品種有57°、38°、30°等系列。

11)桂林桂花酒:酒質清澈透亮,口感醇和爽淨,既有三花酒的特色,又有桂花的芬香。

12)湘山酒:原名白乾酒,釀造歷史可追溯到唐代,酒度56度,在第二屆至第五界全國評酒會上四次被評為國家優質酒並獲銀質獎。

13)桂林豆腐乳:桂林“三寶”之一。選優質黃豆做成質地較硬的豆腐, 榨去水分製作寸許見方坯塊, 然後放入黴櫃黴化。待坯塊6面全部生長黃白色菌絲(黴毛), 即拌和三花酒、鹽及其它香料, 置於壇或罐中醃制, 1至2天后灌上等米酒使坯塊全部泡浸, 密封存於陰涼乾爽處4至6個月即成。成品腐乳為寸餘見方, 厚約6分的小塊, 表面呈膠狀透明, 色澤黃爽, 奇香襲人。吃法多種多樣, 桂林人吃稀飯、饅頭, 直接用它佐餐。更多的則是做調味品, 如涼拌豆腐、粉絲、椿芽、清蒸鴨、紅燒地羊(狗肉)、荔浦芋扣肉等, 配上桂林腐乳, 是桂林的風味名菜。

14)桂林辣椒醬:桂林“三寶”之一。主要原料為鮮辣椒、豆豉和大蒜等。選料十分講究, 生產工藝獨特。所用豆鼓由工廠特製, 紅辣椒由專用基地提供。將鮮椒摘把、清洗、絞碎後, 嚴格按配方與其它原料攪拌、封缸, 經過一定時間存放後分裝銷售。具有色澤紅褐、粗細均勻、鮮辣醇香、鹹淡適口的特點。能健脾開胃助消化, 為宴席或家庭調味佳品。

工藝品:
1)壯錦:壯錦是壯族婦女用各種顏色的絲絨和細紗精心織造的著名的手工藝品。1700多年前的漢代史籍所記載的“斑布”就是當今壯錦的前身。壯錦多以壯族地區的動物圖形為圖案,織工精巧,線條簡練而明快,粗壙而別致,且色彩絢麗,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2)繡球:壯族男女定情的繡球很有民族特點,它是用12片花瓣狀的絲織物縫製而成,每個花瓣繡上象徵每個月的花卉或鳥蟲,表示年年月月不分離,年年月月幸福美滿。

3)陽朔畫扇:選用當地種植的鳳尾竹作扇骨,畫面用宣紙、布或絲綢製成,並施以繪畫,畫扇題材多彩,有山水、花鳥、人物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