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行經的路線很正確,未料一時疏忽了各種指示,卻步入與預定行程不同的路線,對於在何處出錯,一般經回想即可發現,倘純屬生手,應向他人問路,然後再謹慎地作出判斷。但有些人僅稍微對野外行動有所認識,就往往憑著一知半解的知識,亦不能充分研討“此處有無問題”。就冒冒失失地趕向前方,因而延誤行程,甚或步人陷阱。所以,應採取謹慎態度較妥,在途中,即使是內心稍存疑問,均應暫時擱下背包休息,取出地图仔细查看,或向其他人询问。
那么,一旦发觉误人其他路线的情形,究竟如何处置呢?首先,应取出地图或行动指南,明辨那一条路线通往何处,并确认现在位置。如果偏离不远,则应迅速折返预定路线。
判断出折返正确路线耽搁时间太长,而按照目前路线前进,亦能设法与预定路线会合时,则不妨考虑继续采取此一行动。
若队员之中有曾经走过该路线者,则其对该路线的状况必然有所了解,此时可考虑继续进行,并由其人引路。在这种紧急之时,亦应仔细讨论,如只能根据手册上的有限资料进行判断,则必须妥善应用地图或登山指南之类。
首先应考虑假设走那条路线,能在何处与预定路线交会?假设能够交会,需耗费多少时间?其损耗对计划是否造成极大影响?是否应视其状况变更当天的露营地?
其次进行路线的修正。对于行经路线,需加以确认是否凭本身能力即可跋涉?是否身处危险地区?是否携带足以通过该地区的绳索等装备?
假如决定行经该路线,必须注意开展行动时,不可再犯相同的错误。在抵达预定路线之前,各个队员必然感到心有余悸。这时,身为领队者最主要的是注意避免队员的信心发生动摇、或朝不利的方向联想。
判断出不能与预定路线交会,且系自己能力所难以应付的路线之时,则不论耗时多久,亦应毅然折回。同时必须重新估计行程,并详加讨论新的露营地设于何处、食物与装备是否足够等。经历百般跋涉又折返原路,必然感到疲惫,但不可气馁,应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