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傷的急救方法

凍傷是人體遭受低溫侵襲後發生的損傷。凍傷的發生除了與寒冷不關,還與潮濕、局部血液物質環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關。一般將凍傷分為凍瘡、局部凍傷和凍僵三種。
1.凍瘡:凍瘡在一般的低溫,如零上3-5℃,和潮濕的環境中即可發生。因此,不僅我國的北方地區,而且在華東、華中地區也較常見。凍瘡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處。表現為局部發紅或發紫、腫脹、發癢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爾後發生糜爛或結痂。


發生凍瘡後,可在局部塗抹凍瘡膏;糜爛處可塗用抗菌類和可地松類軟膏。

2.局部凍傷:局部凍傷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況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體受到冷凍作用發生的損傷。一般分為四度:

一度凍傷:表現為局部皮膚從蒼白轉為斑塊狀的藍紫色,以後紅腫、發癢、刺痛和感覺異常;

二度凍傷: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發癢、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現;

三度凍傷:表現為皮膚由白色逐漸變為藍色,再變為黑色。感覺消失。凍傷周圍的組織可出現水腫和水泡,並有較劇烈的疼痛;

四度凍傷:傷部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於凍傷組織與健康組織交界處的凍傷程度相對較輕,交界處可出現水腫和水泡。

發生凍傷時,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患者的體溫儘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如果凍傷發生在野外無條件進行熱水浸浴,可將凍傷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懷中取暖,同樣可起到熱水浴的作用,使受凍部位迅速恢復血液迴圈。在對凍傷進行緊急處理時,絕不可將凍傷部位用雪塗擦、或用火烤,這樣作只能加重損傷。

3.凍僵:凍僵是指人體遭受嚴寒侵襲,全身降溫所造成的損傷。傷患表現為全身僵硬,感覺遲鈍,四肢乏力,頭暈,甚至神志不清,知覺喪失,最後因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

發生凍僵的傷患已無力自救,救助者應立即將其轉運至溫暖的房間內,搬運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僵直身體的損傷。然後迅速脫去傷患潮濕的衣服和鞋襪,將傷患放在38℃∼42℃的溫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凍結在傷患的肢體上,不可強行脫下,以免損傷皮膚,可連同衣物一起時入溫水,待解凍後取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