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美食基本源於順德嗎?

中國廚師之鄉佛山市順德區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廣州、江門等大中城市,毗鄰港澳,面積806平方公里,建縣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1992年撤縣建市,2003年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撤市建區。全區現有10個鎮(街道),戶籍人口112.19萬人,流動人口66.95萬人,旅居港澳臺的鄉親及國外華僑40多萬人。境內絕大部份是江河沖積平原,河湧交錯,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改革開放以來,順德人民充分發揮政策、地緣和人文優勢,開創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使順德由一個農業縣發展成為新興的工業城市。1999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確定順德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試點市,要求順德在200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03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509.02億元(按現行價計算,下同);工農業總產值1288.8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4.98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7731元,每百戶城市居民汽車擁有量24輛。2002年順德位居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榜首。一、烹飪文化源遠流長(一)魚米之鄉 物華天寶順德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境內河湧縱橫交錯,28萬畝魚塘星羅棋佈,人稱“開門見水,舉步登舟”,“出門三步水,入村四處塘”。早在唐代,許多村落就開始挖塘築堰養魚,從宋代起實行先進的基塘生產,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盛產?、鰱、鯇、鯪、鰻、鱧、鯽等家魚。近幾十年來大量養殖鱘魚、仙骨魚、淡水白鯧、脆肉鯇、桂花鱸、淡水石斑、筍殼魚、叉尾?、中華鱉、太陽魚、珍珠?、羅氏蝦、鰻鱺等幾十種優質水產,貫通西江、北江的甘竹灘等河段盛產?、鰣、鱖、嘉、?(斑?)、舌鰨等名貴河海鮮,近海地區出產“水三珍”——禾蟲、“蝦春”(一種枝角目浮游生物)、蟛蜞籽(卵)。河邊、塘邊的田基上廣植香蕉、荔枝、龍眼、木瓜等嶺南佳果(花果之鄉陳村早在西元前111年就已經為漢武帝的“扶荔宮”提供荔枝、龍眼等樹苗)以及黑毛節瓜、黑葉白菜、大頭菜、菊花等多種園蔬花卉;眾多養殖場大批飼養白鴿、鷓鴣、斑鳩、珍珠雞、烏雞、鱷魚、孔雀等珍禽異獸,生產“滴珠”水牛奶;繅絲廠還提供副產品蠶蛹、蠶蛾公等,可謂物華天寶。所有這些,都為順德創制美味佳餚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和廣闊的施展空間。(二)民豐物阜 生活富庶順德從明景泰三年(西元1452年)建縣以來,一直是以桑、蔗、果、魚為主的經濟作物區。順德雖然建縣才500年,但一直經濟發達,歷來是富庶地區,商賈富人雲集。尤其是清末以來,以繅絲業為代表的民族工業進入了一個空前發展時期。據史書記載,1874年,嶺南第一家機器繅絲廠在順德出現;19世紀末,順德繅絲廠上百家,繅絲工人6萬余人,而當時上海產業工人尚不足5萬人,天津不滿5000人,順德產業工人是上海和天津兩地總和(《見孫毓棠的中國近代工業史料》)。清末民初,順德還是廣東著名的錢莊所在地,容桂一帶的錢莊可在廣東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影響巨大。上世紀初,順德便成為廣東省的蠶業中心(規模較大的繅絲廠超過200家,蠶繭年產量占全省年總產量的48.4%)和金融中心(縣內的私人銀號多達44家,另外廣州50%的銀行家和55%的金融資本來自順德),享有“南國絲都”和“廣東銀行”的美譽。順德向來民豐物阜,是廣東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亦是富裕人家聚居之地。(三)文風濃厚 科名稱盛順德人“務本崇證,質而弦誦,商賈阜通,科名稱盛”。據不完全統計,建縣以來,進士及第者322名,其中狀元4人(全廣東為9人)。順德是粵劇最重要的發祥地,在粵劇表演大師中,順德人占了大半。順德的書畫藝術全國馳名,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廣東明清畫家作品中,順德人的丹青占了三分之一……順德人的高文化素質決定了其美食文化的高雅精美。(四)烹飪之鄉 粵菜之源順德是著名的烹飪之鄉,是“粵菜之源”(《南方都市報》評論),是“廣東菜幫的發源地”之一(見《中國名餐館》一書),是“廣州週邊的美味策源地”(著名美食散文家沈宏非語)。順德菜是“粵菜的重要支柱”(《中國烹飪百科全書》編委李秀松先生語)。“所謂食在廣東,其實是食在順德”(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語)。“近世,‘食在廣州,廚出鳳城'的說法得到外界公認”(《順德縣誌》)。中華餐飲名店,這個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聯合授予中國餐飲界的最高榮譽,順德有4家,他們分別是:順德順峰山莊、順德東海海鮮酒家、順德龍的酒樓、順德鳳城酒店。順德人的廚藝,順德的名菜,在粵菜發展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和具有深遠的影響。(五)立足順德 走向世界從清代中葉起,順德人以其發達的商品經濟走在全國的前列,鳳城廚師成了粵菜烹飪的排頭兵。早在18世紀末期,鳳城廚師就挾技出外闖世界。他們前往廣州、香港、澳門以至遠涉新加坡、法國、美國和非洲等地開餐館酒店,把順德菜作為粵菜的代表推向全球,所以,“在海外,順德飯館每每是粵菜會所”(見華南理工大學譚元亨教授
據說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