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桌謝禮是怎樣形成的?

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經松江,他帶了幾個大臣微服來到“醉白池”遊玩,見那裡有一家茶館,就坐下來歇腳。茶房端上幾隻碗來,隨後站在數步遠的地方,拎起大銅壺朝碗裡倒茶。只見一條白練從天而降,茶水不偏不倚,滴水不灑,均勻地沖進碗裡。乾隆皇帝看得驚奇,禁不住上前要過銅壺,學著茶房的樣子,朝其餘幾隻碗裡倒去。大臣們見皇帝給自己倒茶,嚇得魂都沒了,想跪下叩頭,山呼“萬歲”,又恐暴露了皇帝的身份,遭殺身之禍,一急之下,靈機一動紛紛屈起手指,“篤篤篤……”不停地在桌上叩擊。事後,乾隆皇帝不解地問大臣們:“汝等何故以指叩桌?”大臣們齊聲答道:“萬歲給臣等倒茶,萬不敢當,以手指叩桌,乃代叩頭致謝也。”

以“手”代“首”,二者同音,這樣,“叩首”為“叩手”所代,三個指頭彎曲即表示“三跪”,指頭輕叩九下,表示“九叩首”。至今還有不少地方和港澳地區行此禮,每當主人請糖倒茶之際,客人即以叩手禮表示感謝。
是表示感謝的意思
叩手禮

喝茶有一種禮數,就是當別人給你倒茶時,為了表示敬意,用手指輕叩桌面數下。這一習俗的由來,據說是乾隆微服南巡時,到一家茶樓喝茶,當地知府不小心知道了這一情況,拼了老命也得去護駕,否則萬一出事,小心吃飯傢伙。知府也微服一番,以防天威不測。到了茶樓,也就在皇帝對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聞大名、相見恨晚的裝模作樣一番。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壺給這位知府倒茶,知府惶誠惶恐的,但也不好當即跪在地上來個謝主隆恩,於是靈機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敬茶喝茶是人之常情,又咋知你是微服皇帝,反正你敬我茶,我叩這麼幾下,也不花多少功夫,省得後患無窮。於是這一習俗就這麼流傳下來。為了簡便,也用食指單指叩幾下。

這是一個版本,還有一個版本:

以手代叩

親戚朋友向你敬茶倒水,你總是用手指頭篤篤桌子表示謝意。為啥勿抱拳作揖,彎腰鞠躬,舉手敬禮來表示?


據說,乾隆皇帝游江南,來到淞江,帶了兩個太監,便衣打扮,到一爿茶館店裡去私巡察訪。茶店老闆拎了一隻長嘴茶吊來沖茶,端起茶杯,遝啦啦、遝啦啦、遝啦啦一連三灑,茶杯裡正好淺淺一杯,茶杯外沒有滴水濺出。乾隆皇帝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忙問:“掌櫃的,你倒茶為啥不多灑一灑,少灑一灑,不多不少齊巧灑三下?”老闆笑著回答:“客官,這是我們茶館的行規,這叫鳳凰三點頭。”乾隆皇帝一聽,奪過老闆的水吊,端起一隻茶杯,也要來學學這“鳳凰三點頭”的新鮮玩藝。這只杯子是倒給太監的,皇帝向太監倒茶,這不是反禮了,在皇宮裡太監要跪下來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是在這三教九流羅雜的茶館酒肆,暴露了身份,這是性命交關的事啊!當太監的當然不是笨人,急中生智,忙用手指篤篤桌子表示以手來代替叩頭。這樣“以手代叩”的動作一直流傳至今,表示對親朋好友敬茶的謝意。

叩桌謝禮的由來

叩手禮是從古代的叩頭禮演變簡化而來的。方法是將一隻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略微彎曲,指尖捏合在一起,輕輕叩打桌面幾下,即代表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首”之禮。

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呢?不免要說到一個典故。

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經松江,他帶了幾個大臣微服來到“醉白池”遊玩,見那裡有一家茶館,就坐下來歇腳。茶房端上幾隻碗來,隨後站在數步遠的地方,拎起大銅壺朝碗裡倒茶。只見一條白練從天而降,茶水不偏不倚,滴水不灑,均勻地沖進碗裡。乾隆皇帝看得驚奇,禁不住上前要過銅壺,學著茶房的樣子,朝其餘幾隻碗裡倒去。大臣們見皇帝給自己倒茶,嚇得魂都沒了,想跪下叩頭,山呼“萬歲”,又恐暴露了皇帝的身份,遭殺身之禍,一急之下,靈機一動紛紛屈起手指,“篤篤篤……”不停地在桌上叩擊。事後,乾隆皇帝不解地問大臣們:“汝等何故以指叩桌?”大臣們齊聲答道:“萬歲給臣等倒茶,萬不敢當,以手指叩桌,乃代叩頭致謝也。”

以“手”代“首”,二者同音,這樣,“叩首”為“叩手”所代,三個指頭彎曲即表示“三跪”,指頭輕叩九下,表示“九叩首”。至今還有不少地方和港澳地區行此禮,每當主人請糖倒茶之際,客人即以叩手禮表示感謝。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