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出遊用餐需要“挑食”嗎?

 春節即將到來,朋友、同事聚餐的機會多了,舉辦婚禮的人多了,許多人還計畫在長假期間外出旅遊,海澱區衛生監督所的食品安全專家提醒大家,在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飲食安全,他們在對往年發生的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中得出結論:每年在1-2月份,植物性、化學性因素仍然為主要導致食物中毒的因素。食物中毒危險因素主要有聚餐、婚宴、外出旅遊就餐等。

  專家建議,聚餐、婚宴定餐譜時,慎點鹵制熟食和冷葷涼菜,避免食用扁豆、四季豆等。到海邊旅遊就餐吃魚時,應避免吃魚內臟,慎吃珊瑚魚,吃海魚儘量不吃大魚。

  ■海澱食品安全播報舉出全國四大食物中毒案例

  根據海澱區衛生監督所的食品安全專家對近期全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分析發現,最近發生的食物中毒都是在聚餐和婚宴上。

  去年11月21日中午,新疆某地農民王某在福海縣麗景旅遊賓館舉行婚禮,有200餘人參加了婚宴。次日淩晨,參加婚宴的個別村民出現腹痛和腹瀉現象,到22日,前往鄉衛生院問診的村民有25人,均為參加婚宴人員。

  去年11月13日,中山市小欖鎮發生了一起婚宴中進食“老虎斑”導致80餘人食物中毒的事件。累計到目前為止,廣東省內“雪卡毒”中毒人數已超過上百人。

  11月28日起,香港旺角朗豪坊阿拉麵館發生食物中毒,至12月2日總共有136人在該食肆進食後感到不適,出現腹瀉、肚痛、嘔吐等腸胃炎症狀。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的調查顯示,屬於細菌性食物中毒。

  據11月29日媒體報導,澳門京澳酒店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三十三人感到不適。他們在酒店聚餐後,相繼出現腹痛、腹瀉和嘔吐等食物中毒症狀,當局經初步調查,懷疑生蠔可能是引起此次事故的原因。

  ■專家分析:節前、節中緣何頻發食物中毒

  12月到春節前這段時間是舉辦婚宴、單位聚餐的高峰期,由於就餐人數多,餐譜相同,同一菜品份數多,餐館加工時容易出現加熱不徹底、不均勻的情況,從而導致食物中毒。臨近春節長假,南方、沿海旅遊成為熱點線路,雖然北京目前已經進入冬季、氣溫低、細菌繁殖活動能力降低,但南方沿海地區仍然溫暖宜人、適合細菌繁殖活動,近期廣東沿海連續出現因食用珊瑚魚引起的“雪卡毒”中毒、港澳相繼發生3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已經向人們發出了警告。

  帶有雪卡毒素的魚類廣泛存在於太平洋、印度洋等熱帶、亞熱帶海域的珊瑚礁周圍和近海岸,全世界約有400多種,我國有30多種,主要分佈在廣東、南海諸島,其中包括海產市場和餐桌上常見的老虎斑、東星斑、蘇眉等石斑魚等。雪卡毒素屬於神經毒素,無色無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熱,不易被胃酸破壞,主要存在於珊瑚魚的內臟、肌肉中,尤以內臟中含量為高。

  雪卡毒素並非魚類與生俱來的,它屬於獲得性毒素。通過食物鏈富集濃縮,珊瑚魚愈大,毒性也會愈大,食用的安全風險也愈高。由於魚體內含有雪卡毒素毫無規律性———同一海域同一種屬的魚在某個時期有毒,另一時期可能無毒;同一種魚因棲息環境不同而可能有些有毒,有些無毒;有些魚種可能魚小時無毒而成為大魚後有毒。正是由於魚體含毒沒有明顯規律可循,因此容易造成人類食物中毒。

  人類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狀一般在食後2~10小時出現,病程2~3周,主要症狀有頭暈、乏力、噁心、嘔吐、腹絞痛、排水樣便、唇周麻木、膝關節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癢感及雙手溫度感覺倒錯(即手觸熱物有冷感,放入水中則有熱感或“電擊樣”感覺)等。雪卡毒素中毒對人體危害很大,據研究報導,輕者出現消化道症狀,嚴重的可出現神經、心血管系統症狀,休克,甚至呼吸麻痹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臨床上尚無簡便有效的方法檢測雪卡毒素,診斷主要是根據病人有進食深海魚(珊瑚魚),出現胃腸道症狀和特異性溫度感覺倒錯等來判斷,但早期病人可能只出現胃腸道症狀,容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因此專家提醒:進食海魚後如出現消化道症狀,需注意雪卡毒素中毒的可能。另外,雪卡毒素中毒目前在治療上也沒有特殊方法,多以對症治療為主。

  ■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儘量不要吃

  如何在聚餐、婚宴、旅遊的時候避免發生食物中毒呢?海澱區衛生監督所的食品安全專家建議,一些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儘量不要食用。

  舉辦婚宴:要到有舉辦婚宴能力的賓館、飯店及餐飲單位舉辦,預訂婚宴時需要考察酒店加工間的衛生狀況,定餐譜時慎食鹵制熟食和冷葷涼菜,避免使用扁豆、四季豆等食品原料。

  沿海旅遊:前往南方、沿海旅遊,就餐時應選擇衛生狀況好的酒店,避免生吃海鮮,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生;吃魚時避免吃魚內臟,慎吃珊瑚魚,吃海魚儘量不吃大魚,一旦出現胃腸道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不需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