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變秋發四病是哪四病

  秋季氣候多變,是一個疾病多發的季節。古語說:不治巳病治未病。說的就是要注重疾病的預防,尤其以下四種病在秋季應及早防治:

  一、心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發季節,因天氣轉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心臟血管負擔加大,導致血壓增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因此,在秋天,心血管病人應堅持服用治療冠心病或高血壓的藥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二、呼吸道感染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致使粘膜上皮纤毛运动紊乱,功能失调,防御能力下降,抵抗力减退,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因此,在秋季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加强锻炼,增加抵抗力,这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三、胃肠道疾病

  秋天患胃肠道疾病的人数往往会多于夏季,这是为什么呢?

  其原因有三个:一是苍蝇在秋季的活力并不比夏季弱,凡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品,人就容易因胃肠道感染而腹泻;二是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加之瓜果大量上市,有的人就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三是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四、秋燥症

  燥是秋之主气。许多人秋天会发生口、鼻及皮肤干燥症,也称为“秋燥”。秋燥不仅使人不舒服,而且还是许多感染性疾病的诱因,如感冒、疖肿、鼻炎等。

  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方面,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的食品为主,多食芝麻、水果、蜂蜜、大枣、莲子等,多饮开水、淡茶、豆浆等,少吃葱、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起居方面,要符合秋冬养阴的原则,合理安排生活节奏,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老年人防秋燥还可早晚做做漱泉术,方法如下:闭目静坐,先叩齿三十六下,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唾液满,漱炼数遍,分三口咽下,并用意送到丹田,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呼出,如此反复三十六次。稍停片刻,两手握拳,左右各做三次。如能长期坚持,对预防秋燥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