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風景名勝區

綿山風景名勝區
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屬太岳山脈,居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餘公里,海拔2O72米。綿山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相傳春秋之時,晉國貴族介子推,跟隨晉公子重爾逃亡十餘年,曾在饑餓時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給重爾吃。晉文公還國為君後,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派人尋找,為逼迫介於推出山,採取放火燒山的辦法,卻把介子推和他母親燒死了。文公得知,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把陽縣改為介休縣。又將“環綿山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以示懷念。並於清明節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許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山上文物古跡頗多,俗稱“九裡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遊綿山可從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綿山山麓的興地村,參觀第一景點回鑾寺古?。

回鑾寺是由於唐太宗欲登山禮佛未成,至此回鑾,故名。唐太宗有詩雲:“回鑾遊福地,極目玩芳晨。寶?遙承露,天花近尺春。”據寺內碑刻記載,寺原在東山柴穀之間,後遭流寇所毀,唐僖宗時遷到現址,敕名“興國寺”。現見大殿脊檁下有“大元國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題記”,後明、清重修,現存建築為元明清三代遺物。主建築有山門、過殿、大殿,兩側對稱佈局。殿闊五間,用減柱造,結構簡潔。存元明清歷代石碑17通,記錄著寺院的興衰。院內古松、龍槐、杉楸等樹木蔥蘢,形似傘蓋,給古?增添了勃勃生機。

離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龍頭寺後,沿山腰間小路曲折而行入綿山腹地。沿途兩山對峙,怪石嶙峋,風景絕佳。前有乳房似的石峰,答薛茸結,泉水垂滴于下麵石池中,水質清涼透明,沁人心脾,這就是“峰乳泉”,俗稱“母乳頭”。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岩寺,可見白雲洞內湧出雲團,變幻莫測,令人驚歎。複行2.5公里,過“鹿橋”、“兔橋”,再攀 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後在岩中建寺,稱抱佛寺,即雲峰寺,有殿宇20餘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龕內。登高處眺望,遠處莽莽蒼蒼,群峰擁翠,延續不絕。而岩前面臨深谷,兩側山峰相望,煙寺相依,給人以啟迪。

以抱佛岩為中心,向東行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上有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景點;朝西北下行 5公里有李姑岩,相傳是唐太宗禦妹出家修煉處;沿南下石級到斷岩邊,下雲梯可到棋盤洞,洞內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題刻。賀知章有題記百余字,盛讚了綿山的奇險,引遊人矚目。

綿山的景觀很多,又有白雲庵、光岩寺、雲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台、棋盤石、五龍墓、捨身崖等。還有直徑 1米的鐵鍋水,水從崖壁流入,滿而不溢,掬而飲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鍋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級,行500米,即達溝底深谷,又有“石洞水”與周圍的青山怪石、奇樹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賞心悅目。

綿山,山古水活,古跡眾多,又有大量的古老傳說,以其鮮明的個性跨身於我國名山之列。今日綿山,正在恢復其原來的魅力。“萬壑千崖增秀麗,往來人在畫圖中”,定會給遊人留下永恆的記憶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