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FF前驅車和FR後驅車具體有何區別

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問: 我想買一款銳志車,但好像是後驅的,請問專家,前驅車和後驅車具體有什麼區別?

答: 尊敬的用戶,你好: 前驅車特點:發動機與變速箱連接,然後通過左右兩根傳動軸直接把動力輸出到前輪,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動力損失,並有助降低油耗。發動機、傳動部分全部集中在車身前部,能節約維護成本。前驅車由於沒有連接到後輪的傳動軸和其他驅動部分,所以能騰出寶貴的車廂空間。缺點:由於全車主要重量集中在車身前面,所以高速轉向時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就是在高速过弯时车头不能指向弯内,而是直指弯外。

前置后驱:FR能让汽车在过弯、制动、加速时保持最平稳的车身动态,同时因为车尾也有重量,转向动作不容易激化,驾驶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如果你在用车上有任何疑问,请到专家在线向专家寻求解答 相关链接 选前驱还是后驱?今天你决定好了吗? 前驱?还是后驱?近两年来国内的车迷也开始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尤其是国产宝马与丰田锐志的投产,使得后驱车受到市场的关注。有人极力推崇后驱,认为它是“高档轿车的DNA”,也有人指出前驱技术其实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如今大多数轿车都采用前驱便是明证。还有人则认为四驱或者是中置引擎后驱才是真正高性能的象征。其实,从他们各自的角度上看,这些论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同的人与不同的需求可能对不同的驱动形式的评价完全不同。 驱动形式:方式不同感觉有别 在讨论各种不同的驱动形式时,首先要明确一下所谓的“驱动形式”主要是指引擎在底盘上的布置,以及其动力如何传递到4个车轮上以带动轿车的。如此说来,目前主要的驱动形式有如下5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四轮驱动。通俗地区别就是前轮拉着走,还是后轮推着走,或者是4个轮子一齐连拉带推地前进,不同的驱动形式给司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说得更加深入一点,前驱车的引擎和驱动部件集中在车辆头部,驱动轮也在两个前轮上,所以在过弯时前部重心因惯性而往前,容易突破前轮的地面附着力,发生转向不足,俗称“推头”。后驱车在车辆重心分配上比前驱车平均,一般可以达到50∶50的最佳比例,所以过弯也更加平顺;但是汽车前轮受转向系统指令已经改变了行驶方向,而后面的驱动轮依然继续保持着向前的惯性,所以容易出现转向过度,俗称“甩尾”。四轮驱动是最平衡的驱动方式,能有效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等状况,但由于动力被分配到前后轮,会牺牲一部分动力,而且油耗也会大一点......

前驱轮胎使用心得和注意事项 目前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轿车大多数采用的是前轮驱动方式。由于采用前轮驱动方式,汽车的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各位车主在日常使用维护及更换轮胎时需留意。

一般来说,采用前轮驱动的车辆,由于其前胎在负重、加速、驾驶、转向、制动中承受绝大部分作用力,因此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其磨损比可达2:1。

在日常维护中,轮胎经常换位有助于保证轮胎的均匀磨损,从而延长轮胎的寿命。如果发现过早磨损、不规则磨损的迹象,可适当提高轮胎换位频率,更换后需做四轮定位,因为四轮定位将使车辆的悬挂系统与驾驶系统均处于标准状态。

车停入车位后,下车看看你的车前轮是不是还扭向一边,最好让两个前轮放直,不管是只停一会,还是一停很多天,让你的爱车前转向束处于正常的放松状态;否则束角改变也会加剧轮胎不规则磨损。

每天停车都要上路肩的车友也应注意了,上路肩是对前轮胎,前转向束和前减震的硬冲击,下路肩是对后减震的冲击,如路肩不高倒也没事儿,但如果较高的话,久而久之对上述部分还是有损伤的,不嫌麻烦的话车上备个小三角木头垫上再上,觉得面子上不好看,那就只有心痛点了。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