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的驅動方式

  轎車的驅動方式有三種:前置前驅(FF)、前置後驅(FR)和四輪驅動(4WD)。

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上世紀70年代後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採用了這種驅動形式。前置前驅將變速器和驅動橋做成了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將動力直接輸送到前輪驅動車輛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拉”著車輛前進。

   前置後驅,是指發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SUV多采用这种驱动方式。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

  四轮驱动方式原来主要用于越野车,现在,部分轿车上也开始普及,最典型的是斯巴鲁和奥迪的部分车型。四轮驱动又分为四种模式:全时四驱(Full—Time)、兼时四驱(Part—Time)、适时四驱(Real—Time)和兼时/适时混合四驱。

  比如,奥迪A43.0、A6L4.2、A8采用的qua-tro就是全时四驱;而一般越野车和SUV最常用的是兼时四驱,可以根据路面状况,通过操纵杆或按钮在两驱和四驱之间切换;适时四驱则由电脑控制,在正常路面为两驱,异常路面或驱动轮打滑时变为四驱;兼时/适时四驱则可以根据驾驶者的喜好自由选择。

  从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方面考虑,前驱车的发动机和驱动轴中心在车辆前部,驱动轮也在两个前轮,所以在过弯时前部重心因惯性而往前,容易突破前轮的地面附着力,发生转向不足,俗称“推头”。

  后驱车在车辆中心分配上比前驱车平均,一般可以达到50∶50的最佳比例,过弯的极限值更高,但是,由于汽车前轮直接受转向系统支配已经改变了行驶方向,而后面的驱动轮仍有往前的惯性,所以容易出现转向过度,俗称“甩尾”。四轮驱动则是更平衡的驱动方式,能有效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等状况,但是,由于发动机扭矩被分配到前后轮,因此,牺牲了一部分动力性,而且比较费油。


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我们知道,一般的轿车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上的位置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从而使得汽车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驱动形式。
汽车的驱动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quattro)四轮驱动,其中目前民用轿车常用的是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形式,最近四轮驱动形式也开始在轿车中出现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前置后驱的优点: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负荷分布较均匀。

前置后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传动轴的存在,使车内地板中间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由于前置后驱固有的缺点,目前在多数中、小型轿车中已不采用这种驱动形式,但目前多数高级豪华轿车,为追求行驶性能,依然采用这种驱动形式,如宝马全系列轿车。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前驱的优点:操作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车架不必为后驱动桥腾出空间,可以降低车身高度;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减轻了整车重量,缩短了动力传递距离,减少功率传递损耗。

前置前驱的缺点:由于前桥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quattro(r)四驱的原理 在车辆采用全时四轮驱动和托森式差速器(纵置式发动机)或者电液式多盘离合器(横置式发动机)的情况下,驱动力则分布于四个车轮之间。由于纵向力作用的减弱,各车轮传输quattro(r)驱动装置的横向力得以增强。与传统的驱动装置相比,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储备极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范围,车辆工况基本上呈中性状态,也就是既不会转向不足也不会过度转向。
越野车的四轮驱动,因为越野车都是四驱,说说四驱的原理,在转弯的时候,四个车轮之间的转速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驱动力傻瓜式的分配给所有车轮而没有转速差,那车辆根本无法前进。差速器装置就是吸收车轮转速差的。所有的四驱车都有前、中央、后差速器装置(注意!这里说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锁)。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虽然能让四驱车顺利转向,可当车轮有打滑的时候,另一侧的车轮也要失去驱动力,而打滑的车轮徒劳的空转却无法前进。这时候就需要差速器锁来锁定打滑的车轮,而把驱动力全部传送到尚未打滑的车轮上,使得车辆脱离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