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冷門熱點話題。之所以說是“冷門”,是談論這個話題前,還沒見到太多評論;又說是“熱點”———那是因為這個“冷門”外正湧動著一股熱潮:老年人的學車熱和買車熱,這一“老齡化”標誌著有車族的架構中正在形成以中老年人為主的汽車細分消費者群。
上個月,記者參加了獲取汽車駕駛執照的考試,在考場上有一位老年人也在參加考試。他告訴記者,他和老伴住在花溪,2個兒女都在貴陽,現在兒女經濟條件不錯,便慫恿他買輛車,他也覺得有輛車要方便不少,便來考個驾照。
据了解,和他一样的人不少,记者曾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就在北京交管局按照公安部便民措施推出“考领驾驶证年龄上限70周岁”,并指定19家定点医院体检,当天,其中一家医院的体检科就挤满前来体检的老年人,北京90多所驾校为此添置了200多辆自动挡轿车。在澳大利亚没有学车的年龄上限。一位94岁高寿的比尔·奥斯汀老人,成为澳洲驾龄最长的百万公里无事故司机;而美国加州另一位94岁的莫德·塔的老太太成为全美领取驾照的最年长者。在美国有2200万位65岁以上的老年驾车者。来自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的一项为期4年的调查表明:年轻人开车的事故率比老人开车事故率高出4倍!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过40不学艺”,这种“保守活法”看来将被“人过60也学艺”的全新积极生活理念所取代。前段时间不是在传着一位74岁老人带着老伴开着爱车,南下天涯海角,北上漠河北极村,玩遍全国20多个省市区,行程20万公里,真应了那句老话儿————少年夫妻老来伴。
现在,在许多汽车网站,都看见正有老人筹划老人驾车游俱乐部,豪言壮语说要“让老哥老妹子驾车游遍天下长见识”,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正是身心健康的中国老人们所应具有的品性。其实老年人比任何其他年龄段的青少年、青壮年更需要以车代步去购物、去健身、去看病、去看望子孙,去发挥余热,虽说尚有一定基数的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社会弱势群体,但不能否认还有一定基数的老人有学车、开车的经济能力和家庭消费能力,这就是小康社会里小车时代的老年人冷门热点的话题。
其实只要自己觉得年轻,你就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