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配線的觀念
装配线的设立,乃是现代大量、低成本生产方法的基础。福特(H. Ford)就是因为首先引用了装配线的观念,因而促成汽车大量生产的开端。事实上,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十六世纪就已经有大量生产的实例,当时是把一百艘战舰分段解体,等到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装配成舰,以便投入战场迎敌。不过,也有人说,真正的大量生产,恐怕是起源於十九世纪时,惠特尼(E. Whitney)及寇特(S. Colt)的大量制造枪械。不论是谁最先实际引用大量生产装配线的观念,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装配线的设立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
汽车的生产线
汽车的生产线可能是装配线生产的最佳范例之一。
汽车的零件真可说是成千上万。如果全部的零件都要母厂独力生产,那就可能会拖垮了这个母厂,这种「大手笔」也根本不符合经济生产量的原则。因此,大多数的母厂都会将大部分的零件外包给各卫星工厂来承造,只保留少数「关键性」的零件由自己来设计制造。其中,对於母厂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存在一条或多条高效率的装配线,以求能达於经济产量,降低单位成本,进而增强竞争的能力。
关於汽车的生产线,特别采用一张汽车生产流程图来说明(请参阅附图)。首先是利用冲床将钢板压成车的外壳,这是汽车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涉及汽车的线型设计及模具的冲压设计;如果母厂不能独立完成这个步骤,那就表示该厂的生产技术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充其量只不过是个装配厂罢了。等到完成车壳后,为了便於进行以后步骤中的焊接工作,通常都预将车体倒转。完成初步焊接后,再将车体扶正,加装车门及车盖。而后设法除去车壳上各块钢板的毛边与暗号,并将底盘预作防锈处理,以便进行车体的喷漆。以上是车体部分的制造概略过程,接著要装配大梁、防震、传动以及引擎等系统,这些部分可以说是汽车的内脏,非常重要;尤其是引擎,更可说是汽车的心脏。如果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无法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引擎的设计与制造,那就表示这个国家的汽车工业还没有生根。上述大梁、防震、传动以及引擎等装置完成后,就可将车体由上而下吊装於其上,构成汽车的雏型。剩下的工作就是汽车内部的装潢,包括玻璃、雨刷、车座等,另外再加装散热器(水箱)、油压系统、燃料系统以及车轮等,整部车就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不过,为了保证车厂的信用与消费者的基本安全,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汽车才可以出厂。这些试验包括了滚桶(roller)模拟试验、防漏试验以及路试等项目,试验的主旨在於测试引擎、传动系统、操纵杆、刹车、灯光及车体测漏等性能,通过这些试验以后,汽车就可以出厂销售了。
火星的啊,兴会。
轮胎,车厢,车架,发动机,座椅,玻璃,方向盘,
不太详细不过还是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