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油多少和速度是對應的嗎?那些車油耗較低???

油耗之所以成為消費者質疑的對象,在於所謂標稱油耗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消費者過於失望。據一項對有車族油耗調查顯示,小排量汽車中標稱每百公里 4升的奧拓都市貝貝實際油耗約 5.5- 7升,標稱 4.2升的奇瑞 QQ約 6- 10升,標稱 4.6升波羅 1.4L手動擋約 7.4-8.5升;而排量相對較大的寶來 1.8L自動擋標稱 7升,實際約 9- 13.5升,標稱 6.8升的凱越 1.8L自動擋耗油約 10-13升……在被調查的數十個車型中,記者粗略估算一下,多數車型實際油耗高出標稱油耗 30%以上,有的甚至翻了一番。就一些有車族反映新車油耗過高,懷疑廠家低標的問題,記者從汽車經銷商得到的答覆是:有的說新車磨合期費油;有的說車主是新手,駕駛技術不熟練……“油耗不過是一個理想狀態值,與實際行駛中油耗存在一定差距是很正常的”,一位 4S店維修人員如是說,“在通常情況下,汽車生產廠家在說明書裡寫的油耗是一個理論資料,也就是說是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測量出來的。而在實際的行駛過程中,幾乎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測量條件。”
  ■標稱油耗測試條件單一
  標稱油耗是怎樣得出來的?為什麼汽車的實際油耗與生產廠家在說明書裡標注的油耗有如此之大的差異?在多大範圍內的差異屬於正常現象?汽車高級工程師王凱明稱,說明書上的油耗多為等速油耗,測試方法是選擇一段無坡度的平坦路面,分別用 30公里、 40公里、 50公里等不同車速等速行駛完這段路程,往返一次取平均值,記下油耗量,即可獲得不同車速下汽車百公里油耗。其中某一段車速的油耗是最低的,通常稱為經濟車速,廠家標稱油耗多是該車在經濟車速時最省油的百公里耗油量。在一定範圍內實際油耗超過標稱油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應有一定的“度”?超過標稱油耗一倍是否屬於正常現象?對此,王凱明表示,受駕駛習慣、路況、車況、頻繁使用空調等因素影響,不排除實際油耗超出標稱等速油耗一倍的可能。由汽車廠商出面測量自己產品的油耗參數能否保證資料的真實性?測出的資料有沒有可能摻水?對此王凱明認為“不太可能”,因為廠商都是委託研究所等協力廠商獨立機構來進行測試的,測試機構對相關測試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駕駛習慣等造成影響
  不但單一的測試條件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滿足,開車人的駕駛習慣、技術水準不同,路面、路況、換擋時機與起步次數不同,也會導致實際油耗量大大超出廠家提供的標準。
  在對消費者的調查統計中記者發現,一模一樣的新車,不同車主的百公里實際油耗經常會相差兩三升。對此專家解釋說,駕駛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急加速、急減速、低擋高速、長時間低速行駛、過高速度行駛等都是造成油耗激增的原因。
  此外,空調是高耗能的裝置。據調查,同一車型開空調行駛比不開空調每百公里油耗高出 1.5-2升;如果加裝高功率的音響,數百瓦的低音炮也會耗費不少油料。
  ■炒作不可避重就輕
  記者採訪中發現,雖然與停車費、養路費、保險費等開支相比,油價上漲帶來的每月四五十元的新開支對汽車消費影響不大,但許多准購者都將“油耗指數”擺到了挑選車型的首位,認為油耗是一筆長期開銷,好比發動機的“飯量”,日積月累,總量可觀。
  一位經銷商分析,近兩年車市持續火爆,城市高收入階層新車消費呈飽和趨勢,換句話說,能買又想買的都已經買了;與之對應的是,中低收入人群呈現不斷擴張趨勢,特別是工薪階層買車人數大幅增加,對新車的價格及油耗格外看重,加之油價上漲和燃油稅出臺進入倒計時,油耗目前已成為生產廠家、經銷商和消費者三方都非常重視的硬指標。
  業內人士呼籲,汽車生產廠商在對標稱油耗進行炒作時,不可避重就輕,一味強調低油耗,應將測試條件一同告知消費者,宣傳賣點時多些誠意,少些嘩眾取寵的技巧。

富康,雪鐵龍,捷達,日產系列都是油耗較低車型.
是。排量小的油耗低,QQ啊 吉利啊這種說法不準確,時速100公里飄油跑,會省油。
你一會快,一會慢,那無論跑多快,都費油。
起步快費油,油門踩的太大,轉速高費油。普瑞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