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車最受中國歡迎?

當心中湧動起購車意願的熱浪時,你便會環顧周圍的汽車市場,去尋找心儀的對象。然而,一個嚴酷的事實擺在面前,批量化和趨同性導致個性缺失。放眼望去,有多少車型能經得起“審美”二字的考驗呢?

汽車業的競爭要求汽車廠家不斷降低成本,以獲得價格優勢。大批量生產是降低成本的基本條件。然後,大打價格戰的說實惠,成本降不下來的說性價比。不幸的後果是,大多數的“你”在千挑萬選後,仍然難以回避馬路上同樣的車型“相撞”。若選購的車型滿大街都在行駛時,也許只能通過改裝來滿足自己另類的虛榮。批量大也可以有辦法做出品味來,但要冒一定的風險,因為任何地方總是俗人比較多,要調和到雅俗共賞不那麼容易。

經濟因素的考慮,汽車廠家為了使同一車型批量達到最大,都希望車型設計部門埋藏自己的個性思想,把市場行銷的因素推向極致。於是,一大批市場調研公司應運而生,向生產廠家賣出最大批量適合的消費者人群資訊。車型研發為資料負責,而非向創意審美負責。喜歡鍍鉻飾條的人多,許多車型就拼命用鍍鉻飾條;喜歡胡桃木內飾的人多,許多車型就拼命用胡桃木內飾;喜歡晶鑽大燈的人多,一轟而上都用晶鑽大燈。功能和效率在車型設計中占絕對比重,因為資料可以拿來向最大批量的消費者人群說事。利潤追求的趨向把凡人眼中一切閃耀的星星都加在一種車型上,而那顆決定審美命運的星星卻黯然失色。

這還不算完,行銷人員不能說自己廠家生產的車下里巴人,相反,評價車型言必稱豪華,言必稱經典,言必稱品味,如果沒有說到這三個詞,怎能混跡中國車市江湖?在行銷人員的嘴裡,消費者若不選自己廠家生產的車型就談不上精英,談不上成功人士。事實上,選擇性價比高的大批量車型的普通消費者也需要在純粹的功能定位上套一個格調的名頭,用以把自己與沒有多少學識的暴發戶區分開來。他們還懂得附庸風雅,但他們中又有多少人聽莫札特看莫?讀莎士比亞呢?

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有一個汽車產品叫畢卡索,江湖好像不怎麼認帳。而強勢視覺衝擊的凱迪拉克也混得不怎麼好。標緻307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還硬要在臀部加出一塊,不惜破壞美感來迎合消費需求。設計平庸的車型大行其道,有朋友戲稱只有“老土”的車才有廣大的適合人群。陽春白雪只能換來高處不勝寒。

廠家當然要做生意,也要一些名氣。有許多國際汽車生產廠商注意到這樣的問題,於是用不同的品牌來劃分不同品味的人群。上海通用採取比較實際的做法是用雪佛蘭、別克、凱迪拉克、薩博品牌來細分市場。就好像上海的一家出版社同時出版《故事會》和《小說界》,滿足不同的讀者需求。當然大家一定知道發行量的結果,《故事會》遠遠大於《小說界》。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提醒讀者注意,買車應該全憑自己親眼看,親耳聽(不是聽人介紹,而是聽車內在的律動),親自試駕。別一不小心把自己歸到“老土”一類,江湖陷阱處處有,那些花裡胡哨的功能未必樣樣都需要,合適的才是最佳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