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汽油價格雖然下調但是喜憂參半?

有關方面認為,國際油價已經開始下跌,而中國的油價持續高攀,而幾乎壟斷中國油市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卻喊虧損。
汽油價格在連續多年漲多降少的情況下,由於國際市場油價的大幅下降,國家有關部門終於也下定決心,把汽油價格降了下來。雖然降幅不大,但畢竟是降了,總是一件好事。

國家發改委日前下調了成品油價格。有關分析認為,在國際油價大幅回檔情況下,未來油價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

油價下調將直接減少消費者使用汽車的成本,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此外,原油乃至成品油價的下跌也將降低汽車製造業的成本。汽車輪胎、塑膠、玻璃等都以石油為原料,原油價格的變動將帶動上述工業品原材料價格的變動。乘用車將受益於油價下調,大排量轎車、SUV、重卡、大中型客車的購車需求也將得到釋放。

儘管2006年油價高居不下,但我國汽車銷量卻一路走高。2006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達728萬輛和721.5萬輛,成為國際汽車發展史上第三個產量達到700萬輛級的國家。讓汽車行業迅速擺脫低迷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中國的消費升級。自2001年中國房地產消費市場的興旺拉開了中國進入消費升級週期序幕,預計住房進入增長期後,汽車也面臨較大增長空間。

與此同時,隨著汽油價格的下調,人們也產生了一些疑問。

疑問之一,這次降價能夠維持多長時間?

對這次汽油降價,民眾普遍反映平靜,一方面,由於汽油降價不是直接涉及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利益,多數群眾對汽油降價沒有什麼反應。同時,由於降價幅度有限,而人們的期望值較高,因此,老百姓雖然對降價表示出贊成,但對此反映比較冷淡;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在觀望,此次汽油降價能夠維持多長時間,他們心裡也沒有底。此次汽油價格下調,是否是基於國際市場油價的大幅下降和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作出的一種行政措施。老百姓對此次降價的“保溫期”存在疑慮。

疑問之二,汽油價格下調後,會不會出現損害消費者利益的現象。

大家知道,三大巨頭下屬的各種公司很多,雖然從表面上看,都在三大石油巨頭的管理下,但到了下面,基本屬於鬆散性的管理,很多的石油公司、加油站等都是由個人加盟。特別是一些小石油公司、小加油站,由於經營管理水準低、利潤薄,在經營過程中經常出現以劣充優、在汽油中注水等不正當現象。雖然有關部門對此嚴格檢查,但這一問題仍然難以得到根本解決。在汽油價格下調的情況下,三大石油巨頭不可能把價格下調的“虧空”全部由自己承擔,而可能將一部分轉嫁給基層的加盟公司、加盟站。而這些小公司、小加油站原本就效益不好,是否會在價格下調後,以次充好、在汽油中注水等手段損害消費者利益呢?對此,三大巨頭如何來保證下屬公司、加油站的乾淨運行呢?

疑問之三,關聯行業能否也作出讓利於民眾的舉動呢?

汽油價格下調,按理涉及的行業較多,如汽車運輸、汽車運營等,其成本應該有一定下降。那麼,汽油價格下調帶來的利益,這些使用汽油的行業,能否讓利於廣大民眾呢?是否有的行業從中謀取不當利益呢?如計程車公司,汽油價格下調後,會否調整計程車價格?汽車運輸公司能否調整運營價格,是把這些利益讓給汽車擁有者還是運輸公司?運輸量較大的企業,如何處理好與物流公司、運輸公司的關係等。由於此次汽油價格下調,其“保溫期”尚難估計。

與此同時,筆者隨機採訪的幾位消費者均表示,汽油降價對自己而言,只是個心理安慰。

而有關方面認為,國際油價已經開始下跌,而中國的油價持續高攀,而幾乎壟斷中國油市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卻喊虧損。為此,中國上上下下對兩大巨頭提出了尖銳的質疑。此次降價,是中國輿論和兩大巨頭博弈的結果。

按照目前的降幅,一個月消費500元汽油的車主,大概會減少一二十元的支出。這對於汽車族來說,影響是非常微小的。“消費者認為降少了!”這是車市對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巨頭最多的回音。不過,有車商認為,近20個月的首次降價,對於恢復和穩定消費者對汽車消費環境的信心有一定幫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