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您考慮好了嗎? 破解購車10大誤區 有哪些?

與汽車消費高速增長如影隨形的是涉車投訴逐年攀升,然而由於國家相關產業及消費政策不盡完善,消費者往往有冤無處訴,幹吃啞巴虧。但仔細推究起來,消費者權益受侵害雖與汽車消費領域暗藏“雷區”有關,卻在更大程度上緣於自身的消費誤區。擇其要者,歸納整理以資借鑒。
誤區一:車價越低越好

一些消費者買車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價格,認為車價越低越好。甚至認為購車時可以選擇一家車輛售價最低的店,而在維修保養時選擇另外的4S店就可以了。

點評:如果在有形汽車交易市場買車,千萬別被車蟲報出的低價所吸引,因為很可能會在上牌、裝飾和保險等方面暗藏殺機,一些小保險公司的理賠非常麻煩。事實上,不少4S店在售車時就已經為前來購車的消費者提供了一些售後保養方面的優惠政策,失去享受這些讓利機會是很可惜的。

誤區二:迷信網路報價

現在許多消費者自從有了買車計畫後,就經常上網流覽相關汽車報價,在實際購車時總是以網路上報的最低價格作為唯一標準。

點評:網路的確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但由於缺乏有效監控,使得網上的資訊真假難辨。實際上,同種品牌、相同型號的車價存在著地區差異,而且各地經銷商做促銷活動時對消費者的回報也不盡相同。因此,消費者不能迷信網路資訊,網上公佈的價格只能作為綜合分析當地車價的一種參考。

誤區三:訂金都可退還

不少消費者認為,預訂車輛時交的訂金顧名思義是可以退還的,被套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點評:有的經銷店收取的訂金是可以全額退還的,有的則是一方違約需要交違約金,而有的訂金則是不能退還的,這些都需要在交付訂金前問清楚。

誤區四:盲目持幣等待

很多消費者很早就有買車計畫,但總想再等等,等到車價最低的時候再出手。結果就無休止地等了下去,一直拿不定主意。

點評:這類消費者由於對汽車降價特別敏感,總擔心剛買的新車價格降了。實際上,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車價會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即使等到白了頭也沒有絕對的最低價。所以,消費者只要有實際購車需求、目前車價能接受,就沒有必要遲遲不出手,正所謂“早買早享受”。

  誤區五:進口總比國產好

 一些經濟條件還不錯的消費者,在決定買車時根本不考慮國產車,總是把目光投向自認為“高人一等”的進口車。

點評:進口車性能穩定固然比國產車略高一籌,但在維修和配件的供應方面,卻無法與國產車相比,況且很多國產車的車型已逐漸和國際接軌,各項技術性能也達到進口車的水準。另外,從不同管道進口的車輛也存在著不適合我國道路的情況。


  誤區六:降價促銷定有實惠

少數不理智的消費者一看到商家的降價、促銷活動就怦然心動,匆匆將車“拿下”,心裡還美滋滋地認為落了個大便宜。

點評:降價、促銷對於消費者而言,當然不是件壞事,但首先得保持冷靜的頭腦。俗話說,“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針對商家的優惠活動,首先要大致瞭解此舉目的何在,有不少商家其實都是為了清理庫存、處理滯銷車型。此外,有一些所謂的降價促銷活動聽起來很誘人,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優惠。

誤區七:“小車”安全配置低

不少消費者對“小車”存在偏見,認為“小車”的安全配置不及大塊頭的車輛,在買車時總是青睞“個兒”大的。

點評:隨著汽車技術的進步,完備的安全配置早已不是高檔車的專利。“小車”已經將原先高檔轎車才有的雙安全氣囊、ABS系統、全車碰撞吸能設計等作為緊湊型家庭轎車的標準配置。

誤區八:配置越高越好

部分消費者在買車時,一味地追求配置高檔、功能齊全,甚至不切實際地要求小型車上擁有大型豪華車的裝備和功能。

點評:買車主要是為了代步,因此消費者不要被一些華而不實的裝置所迷惑,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當配置。譬如高檔DVD、高級音響等固然給人享受,但有多少人會在車內看電視?與其把錢花在使用率很低的配置上,還不如把錢花在刀刃上,買一輛在空間、動力、安全和操控方面更好的車來得實惠。

誤區九:油耗高於一切

隨著油價日益攀升,一些對油耗比較敏感的消費者在挑選車輛時,就一頭鑽進了廠家標稱的油耗裡面去了。

點評:其實,汽車廠家標稱的油耗僅是理想油耗、且水分很大,一般實際行車過程中幾乎難以達到。此類消費者應該對整車各項性能指標充分瞭解之後,根據自身的用車需求,在汽車的動力性、安全性、舒適性與燃油經濟性之間作出評定和選擇。值得提醒的是,作為家庭用車,對家人安全以及乘坐舒適性的考慮是必不可少的選購因素。

誤區十:性能理解為配置

買車看“性價比”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共識,但消費者在追求產品性價比的過程往往走入一個誤區,將性能理解為配置,過分關心產品的配置,而忽視了產品真正的性能。

點評:如今汽車配置同質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性能顯然更應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主要參考。雖然眾多車型配置雷同,但單從發動機技術方面仍可分出三六九等。(許愛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