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蘭港(Dares Salaam)是坦桑尼亞首都,同時也是坦桑尼亞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非洲印度洋岸中段濱海平原之上,海撥八至十五米,扼西印度洋航運要衝,距桑吉巴島40英里。“沙蘭港”意即“和平之港”,它是一個優良的然海港,港區水深,港內有深水碼頭六處,可同時停泊海輪十三艘,是東非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
由於地處低緯度,受印度洋季風影響,氣候濕熱,年平均氣溫為25.8℃。氣溫的日較差(10℃)大於年較差(4℃)是该市气象的一个特点。达累斯萨拉姆雨量充沛,地表水很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每年10月至翌年5月是雨季,其中3-5月降雨最多,全年雷电日为32-48天。人口有300万(2001年)。
它原为渔村,1862年建城,1887年德国的东非公司在此建立锚地。1891年至1916年为德属东非的首都。1961年至1964年为坦噶尼喀首都,后来为坦桑尼亚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迅速扩展。工业产值占全国一半以上,以轻纺工业为主,有大型纺织厂和卷烟、食品、制革、腰果加工、炼油、机车修理、农机具修造和水泥等企业。中央铁路、坦赞铁路的起点,公路通全国各大城镇。全国最大的港口,天然优良港湾,仓库、修船、装卸设备齐全。输出棉花、咖啡、剑麻及其他农矿产品。邻国赞比亚、扎伊尔、布隆迪的部分物资亦在此转口。有输油管道通赞比亚恩多拉,市郊有国际机场。
该市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设有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技术学院及若干图书馆和研究所,还有著名的国家博物馆和热带动物园。城市呈同心圆结构,中心是商业区,其东面是政府机关和使馆区,北面和西面是住宅区和文化区,南面是港区和铁路站场,外围是西北和西南两片工业区。市区东部和东北部为海滨旅游区。
坦桑尼亚的几条重要的铁路均从这里向内陆伸展。全国三分之二地区的进出口物资都要通过这里集散,同时为邻国刚果(金)部分地区和卢旺达、布隆迪两个内陆国家取得便利的出海通道。它是坦赞铁路的起点站。坦赞铁路不但对加速开发坦桑尼亚富饶的西南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地处内陆的“铜矿之国”赞比亚打开一条通向海口的重要通道。
达累斯萨拉姆(Dares Salaam)是坦桑尼亚首都,同时也是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非洲印度洋岸中段滨海平原之上,海拨八至十五米,扼西印度洋航运要冲,距桑给巴尔岛40英里。“达累斯萨拉姆”意即“和平之港”,它是一个优良的然海港,港区水深,港内有深水码头六处,可同时停泊海轮十三艘,是东非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由于地处低纬度,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气候湿热,年平均气温为25.8℃。气温的日较差(10℃)大于年较差(4℃)是该市气象的一个特点。达累斯萨拉姆雨量充沛,地表水很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每年10月至翌年5月是雨季,其中3-5月降雨最多,全年雷电日为32-48天。人口有300万(2001年)。
它原为渔村,1862年建城,1887年德国的东非公司在此建立锚地。1891年至1916年为德属东非的首都。1961年至1964年为坦噶尼喀首都,后来为坦桑尼亚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迅速扩展。工业产值占全国一半以上,以轻纺工业为主,有大型纺织厂和卷烟、食品、制革、腰果加工、炼油、机车修理、农机具修造和水泥等企业。中央铁路、坦赞铁路的起点,公路通全国各大城镇。全国最大的港口,天然优良港湾,仓库、修船、装卸设备齐全。输出棉花、咖啡、剑麻及其他农矿产品。邻国赞比亚、扎伊尔、布隆迪的部分物资亦在此转口。有输油管道通赞比亚恩多拉,市郊有国际机场。
该市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设有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技术学院及若干图书馆和研究所,还有著名的国家博物馆和热带动物园。城市呈同心圆结构,中心是商业区,其东面是政府机关和使馆区,北面和西面是住宅区和文化区,南面是港区和铁路站场,外围是西北和西南两片工业区。市区东部和东北部为海滨旅游区。
坦桑尼亚的几条重要的铁路均从这里向内陆伸展。全国三分之二地区的进出口物资都要通过这里集散,同时为邻国刚果(金)部分地区和卢旺达、布隆迪两个内陆国家取得便利的出海通道。它是坦赞铁路的起点站。坦赞铁路不但对加速开发坦桑尼亚富饶的西南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地处内陆的“铜矿之国”赞比亚打开一条通向海口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