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的首都是?

首都:萬象(Vientiane)
國名: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立日:10月12日(1945年)

國慶日:12月2日(1975年)

國旗:國旗旗面中間平行長方形為藍色,占旗地一半,上下為紅色長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藍色部分中間為白色圓輪,輪的直徑為藍色部分寬度的五分之四。藍色象徵富饒,紅色象徵革命,白色圖輪表示圓月。此旗原為老撾愛國戰線旗幟。

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家政要: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 (Khamtay Siphandone),1998年2月当选,2002年4月再次当选。

自然地理:23.6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系内陆国家,东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南毗连泰国,西北与缅甸接壤,北邻中国。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亚山峰海拔2820米。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人口:537.7万(2001年)。有60多个民族,统划成三大民族,即老龙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老听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瑶族)。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

首都:万象(Vientiane),人口61.6万(2001年)。万象是一座历史古城,自16世纪中叶塞塔提腊国王从琅勃拉邦迁都于此后,这里一直是老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万象意为“檀木之城”,据传从前此处多檀木。万象地处湄公河中游的左岸,隔河与泰国相望,是老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市内各种寺庙、古塔处处可见。塔銮为老挝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万象市的标志和东南亚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6个省、1个直辖市:万象市和1个行政特区:赛宋本。

简史: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将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政治: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第二届六次会议通过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宪法明确规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全部权力归人民,各族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老挝国会(原称最高人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宪法和法律。国会每届任期5年,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经济:资源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老挝水力资源丰富。盛产柚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左右。农业是老挝的经济支柱,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和棉花等。全国耕地面积约74.7万公顷。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服装和食品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老挝没有铁路,运输主要靠公路、水运和航空。

新闻出版:全国各种报刊约有20种。《人民报》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50年8月13日,用老挝文出版。其他还有《新万象报》、《人民军报》和《青年报》等。外语报有英文报《VIENTIANETIMES》和法文报《LE RENOVATEUR》。

巴特寮通讯社1968年1月成立,国营。出版老挝文《巴特寮》日报(1999年12月2日创刊)及英、法文《每日消息》。

老挝国家广播电台:设在万象,用老挝语广播,对外用越、柬、法、英、泰语广播。此外,还有老挝人民军广播电台和14个省级广播电台。

老挝国家电视台:建于1983年12月。每天播放老挝语节目5小时左右。此外还有17家省级电视台。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与中国关系:1961年4月25日,中国与老挝建立外交关系。2000年,中老两国元首实现历史性互访,发表了关于加强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首都:万象(Vientiane)
国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独立日:10月12日(1945年)

国庆日:12月2日(1975年)

国旗: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蓝色象征富饶,红色象征革命,白色图轮表示圆月。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家政要: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 (Khamtay Siphandone),1998年2月当选,2002年4月再次当选。

自然地理:23.6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系内陆国家,东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南毗连泰国,西北与缅甸接壤,北邻中国。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亚山峰海拔2820米。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人口:537.7万(2001年)。有60多个民族,统划成三大民族,即老龙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老听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瑶族)。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

首都:万象(Vientiane),人口61.6万(2001年)。万象是一座历史古城,自16世纪中叶塞塔提腊国王从琅勃拉邦迁都于此后,这里一直是老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万象意为“檀木之城”,据传从前此处多檀木。万象地处湄公河中游的左岸,隔河与泰国相望,是老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市内各种寺庙、古塔处处可见。塔銮为老挝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万象市的标志和东南亚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6个省、1个直辖市:万象市和1个行政特区:赛宋本。

简史: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将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政治: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第二届六次会议通过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宪法明确规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全部权力归人民,各族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老挝国会(原称最高人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宪法和法律。国会每届任期5年,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经济:资源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老挝水力资源丰富。盛产柚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左右。农业是老挝的经济支柱,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和棉花等。全国耕地面积约74.7万公顷。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服装和食品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老挝没有铁路,运输主要靠公路、水运和航空。

新闻出版:全国各种报刊约有20种。《人民报》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50年8月13日,用老挝文出版。其他还有《新万象报》、《人民军报》和《青年报》等。外语报有英文报《VIENTIANETIMES》和法文报《LE RENOVATEUR》。

巴特寮通讯社1968年1月成立,国营。出版老挝文《巴特寮》日报(1999年12月2日创刊)及英、法文《每日消息》。

老挝国家广播电台:设在万象,用老挝语广播,对外用越、柬、法、英、泰语广播。此外,还有老挝人民军广播电台和14个省级广播电台。

老挝国家电视台:建于1983年12月。每天播放老挝语节目5小时左右。此外还有17家省级电视台。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与中国关系:1961年4月25日,中国与老挝建立外交关系。2000年,中老两国元首实现历史性互访,发表了关于加强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