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旅遊怎麼防寒?

寒冷的冬季去戶外旅遊,人體末梢部位(如手指、足趾、耳廓、面頰)的皮膚,長時間受冷和潮濕的刺激,可能在皮膚上出現紅斑並伴有異常感覺,嚴重時可發展成水皰、潰瘍。另外,在寒冷環境中逗留時間過長,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腦中風、流感、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全身性疾病。所以,冬季旅遊要注意保健,特別是要注意取暖防寒。

一、用服裝禦寒。

最外層的衣服應有防風性,可選呢絨、毛皮或皮革質地的服裝;羽絨衣內可形成相對不流動的空氣層,保暖性很好,是冬季旅游的首选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利保温、干燥。

二、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

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霜雪天外游最好戴上手套和耳套。

三、注意用饮食抗寒。

冬季旅游者的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要超过平常,不能像平时过分强调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瘦肉类、蛋类、鲜鱼、豆制品、动物肝脏对补充人体热量益处多多,可适当多食用。

四、要纠正喝酒取暖的错误观念。

酒精对水不能产热,相反酒精能刺激体表的血管,使体表血循环增加,人感到“发热”,实际上人体在丢失热量。

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的人,不宜在冬季旅游,遇到大风、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体弱者更不应外出旅游,免得病情加重。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