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Bishkek,原名伏龍芝)于1878年建市,坐落在吉爾吉斯山麓下的楚河河谷,是古代重鎮和中亞名城。人口79.77萬(2003年1月)。楚河河谷是天山古道的一部分,是連接中亞草原與中國西北沙漠的捷徑,也是古代山路中最為險峻的路段,我國唐代玄奘西行取經走的就是這條路,被稱為“古代絲綢之路”。當時,這個城市是這條路上的重鎮,曾是古代浩罕汗國的要塞。比什凱克1926年前稱皮什彼克,1926年後改稱伏龍芝,以紀念前蘇聯著名軍事將領米哈依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1885——1925)。他是吉尔吉斯人的骄傲。至今比什凯克火车站前依然耸立着伏龙芝骑着高头战马、全身戎装的威武铜像,令人肃然起敬。1991年2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通过决议,将伏龙芝更名为比什凯克。
当今的比什凯克已是中亚名城之一,市区街道整齐,宽阔,美丽的阿拉尔却河和阿拉密琴河流经市区。这里既可远眺在蓝天衬托下雄伟秀丽、终年积雪的天山,也可看到掩映在树木丛中建筑风格迥异的别墅。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闹,显得幽雅而宁静。比什凯克街上车流来往,全靠信号灯自动指挥,基本不见交通警察,而交通秩序井然。沿街的候车亭造型美观,加之城市雕像随处可见,令人赏心悦目。
比什凯克也是工业城市,现有机器制造、金属加工、食品和轻工业等行业。此外,比什凯克的科教事业也很发达,市内有科学院和门类齐全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