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它位於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之間,南北長610千米,東西寬300千米,面積21.4萬平方千米,比波斯灣還要小些。
愛琴海的海岸線非常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佈。相鄰島嶼之間的距離很短,站在一個島上,可以把對面的海島看得清清楚楚。它所擁有的島嶼數量之多,全世界沒有哪個海能比得上的。所以愛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
爱琴海的岛屿大部分属于西岸的希腊,小部分属于东岸的土耳其。海中最大的一个岛名叫克里特岛。克里特岛面积8 000多平方千米,东西狭长,是爱琴海南部的屏障。
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化发源地。约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约在公元前2600-公元前1125年的米诺斯王朝时代,岛上文化空前繁荣,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制造出许多精美的工艺品。20世纪初,在岛北滨海平原上的伊拉克利翁发掘出一座当时建筑的王宫。这座王宫中央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国王宫殿、王后寝宫分布在庭院四周。各建筑物之间用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相连,千门百户,真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迷宫一般。正因为当时爱琴一带是商业活动的中心,人们习惯地把爱琴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什",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叫做"欧列伯"。"亚什"是"日出之地"的意思,即东方;"欧列伯"是"日没之地"的意思,即西方。亚细亚洲和欧罗巴洲的名称,就是由此转化而来。人类最初的文明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形成后,地中海东部地区便在此两大东方文明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新的文明中心此起彼出,蔚为壮观,其中尤为杰出的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的迈锡尼两地为主,亦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就其地理位置看,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利比亚隔海相望。在历史传统上,爱琴海与希腊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爱琴文明形成后,爱琴海与希腊遂组成统一的文化区,此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区,它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希腊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居住地区的通称,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最初指传说中希腊人始祖所居住的希腊半岛中部偏北地区,后来范围逐步扩大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乃至泛指所有希腊人聚居之地。希腊和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爱琴海属于古代希腊的东部,海中岛屿众多,它们和小亚沿岸构成了东部希腊的地域。希腊本土居于希腊地域的中央,东有爱琴海,西有爱奥尼亚海和亚德里亚海(它们又都是地中海的一部份),因此希腊本土实际上是诸海环绕的半岛,只在北部与欧洲大陆相连。
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在这里也表现得最为典型,既无欧陆冬季的严寒,更没有非洲夏日的酷热。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冬季多雨而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长年的和煦则激励居民喜爱户外活动。由于都属地中海气候,希腊和地中海东部与西部沿岸各地,虽为海外远隔的异国,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相近之处。随着古希腊航海事业的发达,这些地方,如东地中海的小亚、叙利亚与埃及,西地中海的意大利、法国与西班牙,都便于希腊向其沿岸移民。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都以风光绮丽著称,碧海蓝天,绿岛相连,浩淼的海面使古代航海者感到亲切。夏天的爱琴海成为远古航海业的天然摇篮,这里的居民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开始航海活动,进入文明以后更见兴盛。然而,海洋也并非总是风平浪静,爱琴海的冬季风暴尤为频繁,所以古希腊人也把海洋看成锻炼勇士的学校。更重要的是,进入铜器时代以后,爱琴海已变成希腊与东方先进文明建立联系的主要通道,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从爱琴海南边最大岛屿克里特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
以爱琴海诸岛和小亚沿岸构成的东部希腊由于最靠近东方,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也有得风气之先的优势。爱琴海中岛屿众多,总数在480个以上。小亚沿岸的大岛有罗德斯、萨莫斯、开俄斯等。海中诸岛大小不等,归属于基克拉迪斯群岛和南北斯波拉底斯群岛三大组。但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也是爱琴文明的最大中心,却是处于海域最南端的克里特岛,它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则较狭短,仅有12至60公里。岛东部平坦、溪流甚多;中部有全岛最高的伊达山,其东坡与南北麓亦形成多块平原,兼有战略形胜及经济发达之利,首邑大城皆集中于此;岛西部则为丘陵山地,比较落后。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
希腊本土分为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三部份。中希腊的雅典从古到今始终是希腊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希腊在地理上又别称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东北端的迈锡尼在爱琴文明后期代克里特而起,地位非常重要。在希腊文明时期,希腊本土和爱琴诸岛都各自建立数以百计的城邦小国,始终未臻统一,但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方面却较一致。以纷立的城邦小国而取得突出的文明成就,这是希腊不同于东方文明的一大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爱琴海岛屿密布、希腊本土又被群山分割为无数小块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有关。 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它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南北长610千米,东西宽300千米,面积21.4万平方千米,比波斯湾还要小些。
爱琴海的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相邻岛屿之间的距离很短,站在一个岛上,可以把对面的海岛看得清清楚楚。它所拥有的岛屿数量之多,全世界没有哪个海能比得上的。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
爱琴海的岛屿大部分属于西岸的希腊,小部分属于东岸的土耳其。海中最大的一个岛名叫克里特岛。克里特岛面积8 000多平方千米,东西狭长,是爱琴海南部的屏障。
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化发源地。约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约在公元前2600-公元前1125年的米诺斯王朝时代,岛上文化空前繁荣,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制造出许多精美的工艺品。20世纪初,在岛北滨海平原上的伊拉克利翁发掘出一座当时建筑的王宫。这座王宫中央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国王宫殿、王后寝宫分布在庭院四周。各建筑物之间用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相连,千门百户,真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迷宫一般。正因为当时爱琴一带是商业活动的中心,人们习惯地把爱琴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什",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叫做"欧列伯"。"亚什"是"日出之地"的意思,即东方;"欧列伯"是"日没之地"的意思,即西方。亚细亚洲和欧罗巴洲的名称,就是由此转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