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巴西的首都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市中心
週邊的居民區鳥瞰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Brasilia)始建於1956年。當時,以發展主義著稱的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力圖帶動內陸地區發展及加強對各州的控制,遂耗費鉅資,僅用41個月的時間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涼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4月21日新都落成時只有十幾萬居民,而今已變成一座2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
巴西利亞在建都之前,政府在全國舉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設計比賽”,路西奧·科斯塔的作品獲得第一名並被採用。科斯塔的作品是從十字架上得到靈感的。十字是將兩條主要幹線交叉在一起,因為要符合巴西利亞的地形,就把其中的一條變成彎彎的弧線,十字架就變成一架大飛機的形狀。總統府、議會、最高法院環繞三權廣場,各占北西南三個方向,20多個部的火柴盒式大樓有十幾層高,以統一的建築風格沿幹線公路兩側而立,這些行政機構的建築看上去象飛機的機頭。機身由EXAO車站大道和綠地組成,左右兩邊為南北機翼,由商業區和住宅區組成,寬闊的車站大道又把城市分為東西兩邊。南北翼有許多正正方方像豆腐塊似的住宅區,兩個“豆腐塊”之間就有一個商業區。所有街道沒有名字,只用3個字母和3個數位來區分,如SQS307,前面2個字母是地區簡稱,最後1個字母指南北方向。

人們登上位於機尾、高達數十米電視塔,對城市優美的飛機造型一目了然。國會大廈是全國最高的建築物,它由兩座呈H型的28層高樓並列組成,左側的眾院是一座白色碗口朝上的碗形建築,意思是廣采眾議;右側的參院是碗口朝下的白色碗形建築,意在把眾議院搜集起來的人民大眾的意見由碗口朝下的參議院加以研究並予以採納。國會大廈兩側的馬路各有7條線的雙向車道,中間隔著寬闊的安全島(確切說是廣場)直通機尾的州際公路,它可算是世界上最寬的馬路。

巴西利亞的主要建築物國會、總統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總統官邸、大教堂等,皆由建築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設計,它們的特點是線條簡單大方,大都建在水池之上,色調都是白色;建築四周支柱均呈立式幾何三角板形,別具一格。水池是庭院設計師佈雷·馬克斯的傑作,外交部大樓的水池裡有一白色大理石雕刻,司法部水池前有幾道瀑布,國會後面的水池養了幾隻黑天鵝,這些給一向單調嚴肅的行政機構添加了一些活潑氣息。

巴西利亞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綠地和環城挖掘、水域寬闊的人工湖成為都市一景,這裡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它的發展一直受到政府嚴格的控制,城內各行各業均有自己的“安置區”,銀行區、旅館區、商業區、遊樂區、住宅區,甚至修車都有固定的區位。為保護“飛機”形狀不被破壞,城內不准建新住宅區,居民儘量分佈在城外的衛星城裡居住。從落成至今,它仍然是個漂亮而現代化的都市,並把繁榮帶到了巴西中西部,貫通了南部與北部,帶動了整個國家一起發展進步。

世界上很少有巴西利亞這樣經過全面規劃、設計後建成的首都,還有一個落城紀念日,聯合國因此把它定為“人類歷史文化保護城”。
巴西利亞
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內地,1956年庫比契克總統決定遷都內地。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1960年,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後,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在巴西內地建成。同年4月21日,巴首都從裡約遷至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聯邦區政府所在地,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面積5822平方公里,所屬城區和衛星城共19個,總人口約200萬。現任聯邦區長官為若阿金·羅裡茲(Joaquim Roriz)。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210億美元,占全國的2.73%。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約占聯邦區產值的90%;工業占10%主要為建築業和水泥製造業。
巴西利亞位於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氣候宜人,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溫度為29.3°C,最低溫度為17.1°C。年降雨量為1603毫米。
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其總體建設計畫由建築大師盧西奧·科斯塔(L?IO COSTA )完成。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宛如一架駛向東方的巨型飛機。整座城市沿垂直的兩軸鋪開:向機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軸和沿機身東西延伸的紀念碑軸。機頭是三權廣場,機身是政府機構所在地,機翼則是現代化的立體公路。三權廣場左側是總統府,右側是聯邦最高法院。廣場對面是國會參、眾兩院,兩院會議大廳建築外觀如同兩隻大碗,眾議院的碗口朝上,象徵“民主”、“廣開言路”;參議院的碗口朝下,象徵“集中民意”。國會的兩座28層大樓之間有通道相聯,呈“H”型,為葡語“人”的首字母。三權廣場上的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總統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誌性建築。1987年12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巴西利亞為“人類文化遺產”。
巴西利亞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鐵塔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免費乘電梯登臺。每逢週末鐵塔周圍有手工藝品市場。
市內帕拉諾阿(PARANOA)湖為人工湖,由四條河流攔截而成,狀如“人”字,面積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億立方米,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湖區人口約50萬。湖岸長80公里,沿岸分佈著45個娛樂和運動俱樂部。巴西利亞現有小學464所、中學84所、大學10所,劇院15家,電影院20家,博物館13個,藝術館19個。巴西首都巴西利亞(Brasilia)始建於1956年。當時,以發展主義著稱的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力圖帶動內陸地區發展及加強對各州的控制,遂耗費鉅資,僅用41個月的時間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涼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4月21日新都落成時只有十幾萬居民,而今已變成一座2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
巴西利亞在建都之前,政府在全國舉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設計比賽”,路西奧·科斯塔的作品獲得第一名並被採用。科斯塔的作品是從十字架上得到靈感的。十字是將兩條主要幹線交叉在一起,因為要符合巴西利亞的地形,就把其中的一條變成彎彎的弧線,十字架就變成一架大飛機的形狀。總統府、議會、最高法院環繞三權廣場,各占北西南三個方向,20多個部的火柴盒式大樓有十幾層高,以統一的建築風格沿幹線公路兩側而立,這些行政機構的建築看上去象飛機的機頭。機身由EXAO車站大道和綠地組成,左右兩邊為南北機翼,由商業區和住宅區組成,寬闊的車站大道又把城市分為東西兩邊。南北翼有許多正正方方像豆腐塊似的住宅區,兩個“豆腐塊”之間就有一個商業區。所有街道沒有名字,只用3個字母和3個數位來區分,如SQS307,前面2個字母是地區簡稱,最後1個字母指南北方向。
人們登上位於機尾、高達數十米電視塔,對城市優美的飛機造型一目了然。國會大廈是全國最高的建築物,它由兩座呈H型的28層高樓並列組成,左側的眾院是一座白色碗口朝上的碗形建築,意思是廣采眾議;右側的參院是碗口朝下的白色碗形建築,意在把眾議院搜集起來的人民大眾的意見由碗口朝下的參議院加以研究並予以採納。國會大廈兩側的馬路各有7條線的雙向車道,中間隔著寬闊的安全島(確切說是廣場)直通機尾的州際公路,它可算是世界上最寬的馬路。
巴西利亞的主要建築物國會、總統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總統官邸、大教堂等,皆由建築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設計,它們的特點是線條簡單大方,大都建在水池之上,色調都是白色;建築四周支柱均呈立式幾何三角板形,別具一格。水池是庭院設計師佈雷·馬克斯的傑作,外交部大樓的水池裡有一白色大理石雕刻,司法部水池前有幾道瀑布,國會後面的水池養了幾隻黑天鵝,這些給一向單調嚴肅的行政機構添加了一些活潑氣息。
巴西利亞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綠地和環城挖掘、水域寬闊的人工湖成為都市一景,這裡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它的發展一直受到政府嚴格的控制,城內各行各業均有自己的“安置區”,銀行區、旅館區、商業區、遊樂區、住宅區,甚至修車都有固定的區位。為保護“飛機”形狀不被破壞,城內不准建新住宅區,居民儘量分佈在城外的衛星城裡居住。從落成至今,它仍然是個漂亮而現代化的都市,並把繁榮帶到了巴西中西部,貫通了南部與北部,帶動了整個國家一起發展進步。
世界上很少有巴西利亞這樣經過全面規劃、設計後建成的首都,還有一個落城紀念日,聯合國因此把它定為“人類歷史文化保護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