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一下不丹!

聽說是藏族貴族的後裔,熱切渴望知道當地的所有具體情況!
【面  積】 3.8萬平方公里。

【人  口】 約81萬(2002年7月)。人口增長率約為2.15%。主要居民是不丹族,尼泊爾族約占35%。不丹語"宗卡" 為官方語言。藏傳佛教(噶舉派)為國教,尼泊爾族居民信奉印度教。

【首  都】 辛布(Thimphu),人口約5萬(2002年)。

【國家元首】 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兼任陸軍統帥。1972年7月24日即位,1974年6月2日加冕。

【重要節日】 國慶日(12月17日--第一任國王烏金·旺楚克登基日)、國王生日(11月11日)、國王加冕日(6月2日)。

【地理簡況】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其東、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南部與印度交界,西南部與錫金毗鄰,為內陸國。北部山區氣候寒冷,中部河谷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

【歷史簡況】 西元7世紀起曾為吐蕃王朝屬地,9世紀成為獨立部落。12世紀後,藏傳佛教竺巴噶舉派逐漸成為執掌世俗權力的教派。18世紀後期起遭英國入侵。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1910年1月英國同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1961年以來,不丹國王多次公開表示要保持自己國家的主權和獨立。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1973年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1985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

政  治

【政治簡況】 世襲君主制。無憲法和政黨。1998年6月不丹國王解散內閣,對政治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國王不再兼任政府首腦,將政府管理權移交給大臣委員會。2001年9月,不丹國王發佈命令,要求政府籌備起草憲法,建立一個民主、高效的政治體制,確保不丹的主權、安全和人民福祉。11月30日,不丹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會由不丹首席大法官牽頭,成員包括國民議會議長、皇家顧問委員會全體成員、各宗人民代表和政府代表等。2002年12月9日,委員會向國王提交了憲法草案第一稿。該草案將在政府和各宗人民充分磋商後,呈交國民議會批准通過。2003年下半年,該草案交全國討論。

【議  會】 國民議會于1953年成立,為最高立法機構。現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大部分議員通過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三年。現有議員154名,其中105名為全國20個縣的民選代表,12名為寺院團選舉產生的宗教團體代表,37名為國王任命的官員代表。議長(Speaker)和副議長(Deputy Speaker)由議員選舉產生。皇家顧問委員會和大臣委員會均對國民議會負責。現任議長烏金·多吉(Ugyen Dorji)。國民議會擁有對不丹國王進行信任投票的權力,三分之二的不信任票即可要求國王退位,由皇太子或第二繼承人繼位。

【政  府】 大臣委員會為最高行政機構,行使政府內閣職能,由國民議會直接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五年。2003年7月,不丹國民議會第81次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大臣委員會。大臣委員會由10位大臣組成。大臣委員會主席(即首相)由大臣輪流擔任,每人任期一年。2004年8月起,貿易與工業大臣益西·金巴出任不丹首相。政府設有七個部:內政部、財政部、外交部、農業部、衛生與教育部、貿易與工業部、通訊部,以及十一個直屬機構:皇家文官委員會、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環境委員會、國家勞動局、皇家貨幣局、國家技術培訓局、皇家管理學院、法律事務局、不丹研究中心、地方發展委員會、國家文化事務委員會。

【高等法院】 為最高司法機構,但國王擁有最高司法權力,包括受理最高上訴案件。高等法院於1968年在辛布設立,包括首席法官在內共有8名法官,其中2名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五年;其餘由國王指派,任期由國王決定。各縣設有地方法院,由國王任命的縣長和地方法官負責處理地方訴訟案件。現任首席大法官為索南·多傑(Sonam Tobgye)。

【皇家顧問委員會】 成立於1965年,為常設顧問機構,也是最高監察機構。其職責是向國王提供諮詢,監督執行國民議會通過的決議,有權對各部之間的糾紛進行仲裁。共有9名成員,主席由國王任命,此外還有中央和地方寺院的喇嘛代表2名,國民議會從各縣代表中選舉6名。現任主席仁增·堅贊(Rinzin Gyeltshen)。

【寺 院 團】 是不丹宗教事務的唯一仲裁機構,由中央寺院團和地方寺院團組成。全國約有5000名僧人,享受政府提供的財政資助。一名由寺院選舉出並經國王批准的高僧任坎布。坎布為不丹最高宗教領袖,享有穿著與國王同樣顏色披肩的特殊權力。坎布下有四名大僧人輔助。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4個行政區、20個宗(縣)。

【重要人物】 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國王。1955年11月11日出生於辛布,曾在印度、英國留學。1972年繼承王位,1974年加冕,為旺楚克王朝第四代國王。1999年6月,不丹為旺楚克國王舉行了加冕25周年的慶祝活動。

經  濟

【經濟簡況】

  不丹經濟以農業和林業為主,第一產業約占GDP的32.4%,農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79%。50年代實行土地改革後,98%以上的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住房,平均每戶擁有土地1公頃多。糧食基本自給。近年來,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逐漸增加。向印水電出口成為不丹經濟支柱之一。2002財年,水電出口占不丹國民收入的45%。不丹的基本國策之一是不允許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1999年,政府宣佈不丹為無塑膠國家。
  2002年12月,不丹政府通過外國直接投資政策方案,標誌著不丹正式對外國直接投資開放。2003年,在聯合國發展署發表的全球人類發展報告中,不丹首次進入中等發展中國家行列,在175個國家中名列136位。
  從1961年起,實行經濟發展“五年計劃”。印度、瑞士等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如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向不丹的五年計劃提供經濟援助。最初兩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修建道路,建立技術和管理機構。隨後的兩個五年計劃主要集中開發農業、林業、電力、礦產、衛生保健等領域。第五個五年計劃強調經濟上爭取實現自力更生,並通過權力下放,提高辦事效率。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突出強調保持民族特性,對教育實行“不丹化”,開發和保護民族語言、文字及文化傳統。第七個五年計劃主要是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第八個五年計劃主要是尋求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自力更生,保持和提高不丹獨特的文化與傳統價值觀念。通過大力發展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努力實現“全民幸福計畫”(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整個八五計畫期間,不丹經濟平均經濟增長率為6.5%。“九五計畫”(2002-2007)主要是在“八五計畫”基礎上進一步貫徹和實行"國民幸福總值"理念,提倡良政,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及傳統文化保護發展並行。同時重視發展私營部門。力爭保持7-9%的經濟增長率。預計總投資700億努,比八五計畫增長75%。
  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5.94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766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2-2003年):7.7%
  貨幣名稱:努紮姆(Ngultrum),簡稱“努”(NU.),與印度盧比等值。
  匯率(2002年7月):1美元?48.52努
  通貨膨脹率(2002年底):約2.7%
  失業率( 2001年):1.9%

【資  源】 有白雲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煤、鉛、銅、鋅等礦藏。水力資源豐富。不丹水電資源蘊藏量約為3萬兆瓦,目前僅約1.42%得到開發利用。森林覆蓋率約為72%,其中26%為自然保護區。不丹境內物種豐富,據估計,每萬平方公里上有植物3281種。1995年,不丹國民議會規定,不丹森林覆蓋率至少應保留到60%。

【工  業】 有少量採礦、發電、製造業。多為中小企業,以生產蠟燭、火柴、肥皂、鉛筆等日用品和食品加工為主。“七五”計畫期間,不丹製造業和能源部門增長率分別為12%和7%。不丹水電資源豐富,近年來,電力出口帶動水電站建設,逐漸成為不丹經濟支柱之一。“八五”計畫期間,不丹電力和建築業增長率分別為9.3%和16.2%。2002年總發電量約為444兆瓦。

【農林牧業】 不丹可耕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16%,全國79%的就業人口從事農、牧、林業,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稻子、小麥、大麥、蕎麥、馬鈴薯和小豆蔻。畜牧養殖較普遍。主要樹種有婆羅雙樹、橡樹、松樹、冷杉、雲杉、樺樹等,以豐富的名木花草聞名遐邇。盛產水果。

【旅 遊 業】 是不丹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1974年開始對外開放旅遊業,但政府控制較嚴,一般只接受團體旅遊。1987年7 月,不丹國民議會曾作出決定,所有寺院、宗教聖地均不對外開放。同時出於環保考慮,不丹對境外遊客每人每天收取165-200美元的最低消費費用。每年3∼6月和9∼12月是旅遊旺季。2003年,不丹入境游遊客6093人,旅遊業收入840萬美元,比2002年增加10%。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