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是哪裡?

新加坡
新加坡新加坡城“獅城”是新加坡城“獅城”是新加坡。

早在新加坡還被稱為“海城”的時候,蘇門答臘島巴領旁的王子桑尼拉瑪到此遊歷時,看見一頭怪獸,隨從們大叫“獅子”(獅子的馬來語為“Singa”),於是王子將此島改名為“Singapura”(“pura”是“都市”的意思)。隨著歲月的流逝,新加坡從昔日的小漁港,發展到今日的大都會。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在這裡得到完美的融合。

歷史上有關新加坡的最早記載是在西元3世紀。當時人們對新加坡的瞭解甚少,中國人則把新加坡稱為蒲羅中 (意為“半島尾端的島嶼”)。到了14世紀,新加坡已成為強大的 Sri Vijayan 帝國的一部分。

由於新加坡座落在馬來半島南端,是航海必經之地,所以不斷有中國帆船、印度船、 阿拉伯獨桅帆船、葡萄牙戰艦和武起士人的縱帆船造訪。因此,人們也貼切地把她稱之為淡馬錫 (Temasek) (意為“海城”)。

之後,這個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小島又獲得了一個新名字--新加坡拉 (Singa Pura) 即獅子城 (Lion City) 的意思。根據傳說,一位元來訪的 Sri Vijayan 王子在這裡看見了一頭野獸,把它誤認為一頭獅子,由此產生了今天的新加坡名稱。

新加坡接下來的重要歷史篇章是由英國人為她增寫的。 在18世紀時期,英國人急需一個戰略性的“中轉站”以便為日益強大的帝國艦隊提供維修、補給和保護,從而遏止荷蘭人在這一地區的擴張。史丹福萊佛士 (Stamford Raffles) 爵士就是以此政治背景塑造新加坡為一個貿易中轉站。新加坡的自由貿易政策吸引了亞洲各地,甚至美國和中東的商人。到了 1824年,即現代新加坡成立 5年之後,人口已從 150 人增至 10,000 人。

在 1832 年,新加坡成為檳城、麻六甲以及新加坡海峽殖民地的行政中心。蘇伊士運河於 1869 年的通航,以及電報和蒸汽船的發明加強了新加坡作為東西方貿易中心的重要性。

14世紀的新加坡捲入了暹邏(現泰國)和爪哇的 Majapahit 帝國爭奪馬來半島的鬥爭中,因此其領土也成為了戰場的一部分。

5個世紀後的新加坡又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儘管它曾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堡壘,但還是於 1942 年被日本佔領。二戰後,新加坡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隨著民族主義情緒的不斷高漲,自治政府在 1959 年成立。 1965年 8月9日,新加坡獲得獨立。

如今的新加坡,並不只是一座孤島,我們是由一座主島和周圍的63座小島組成,主島面積為682平方公里。

雖然如此,面積不大的國土並未阻擋我們是經濟發展的步伐。在短短150年間,新加坡便已成長為一個欣欣向榮的工商業中心。隨著製造業的不斷發展,以往中轉貿易港的角色漸漸淡去。

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超過 600 條航線將數不清的巨型油輪、集裝箱貨輪和旅客郵輪帶到這裡,與靠近海岸的漁船和小木船一同分享這片繁忙的水域。

新加坡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冶煉及配送中心之一,同時也是主要的電子元件供應商,以及船舶製造和維修業的佼佼者。她現也成為擁有超過130間銀行的亞洲最重要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傑出的通訊網路使其通過衛星及全天候電話電報系統與全世界相連,大大促進了商業活動。

新加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完善的設施,引人入勝的文化背景,以及各大旅遊景點,使她成功定位於商業和休閒的理想之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