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彭蠡

歷史早期的彭蠡
從地質學上考察,與雲夢澤、洞庭湖一樣,同起源於一億年前中生代末的燕山運動,在幕阜山、九嶺山與懷玉山之間,產生兩條近南北向的大斷裂。燕山期後,斷裂之間陷落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窪地——地塹型湖盆。第三紀末期以來,湖盆曾出現過反復多次的升降變化①,但總的趨勢是處於上升之中,到第四紀上更新世,因普遍陸升而呈現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地貌。
更新世晚期,長江武穴(今湖北廣濟縣)與望江之間的主泓道南移到今長江河道上②,江北殘存的河段,全新世以来因处于扬子准地槽新构造掀斜下陷带,逐渐扩展成湖,并与长江水面相连接,这便是进入历史时期的古彭蠡泽。《尚书·禹贡》扬州:“彭蠡既潴”;导江:“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於汇”;导漾:“东汇泽为彭蠡”。所指正是这一情况。
当时长江出武穴后,呈分汊水系,《禹贡》概谓之“九江”,传说中的禹疏九江,也就是对这些分汊河道进行疏导整治,使汇注于彭蠡泽。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汉时寻阳在今湖北黄梅西南,枞阳即今安徽枞阳,均在长江北岸。可见古彭蠡泽为江水所汇,其范围约当今长江北岸鄂东的源湖,皖西的龙感湖、大官湖及泊湖等滨江诸湖区。古人很可能只把古彭蠡泽视作长江拓宽的河段,因而《尔雅》十薮中,只有云梦、具区而缺彭蠡。《周礼》、《吕氏春秋》及《淮南子》等也不见记载。
古彭蠡泽既是长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江水潴汇而成的湖泊,以赣江为主的南北分汊水系所挟带的泥沙,在水下新老河段之间脊线上逐渐沉淀,最后露出水面形成自然堤,使彭蠡泽和长江水道分隔开,在长江发育过程中完成了江湖的分离。到西汉后期,所有分汊水系已“皆东合为大江”①。脱离长江水道以后的彭蠡泽,随着每年汛期江水泛滥泥沙的沉积而日渐萎缩,最后被分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古彭蠡泽为六朝时期的雷池、雷水等所取代。以后又逐渐演变而成为今天的龙感湖、大官湖等滨江诸湖。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