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廟的得名

傳說在唐貞觀年間,印度波羅人派遣一批使者到中國來朝貢。這支波羅國的船隊遠渡重洋,終於來到廣州南海神廟外的江面上,看到眼前是風平浪靜,水秀山青,田野鬱鬱蔥蔥的,不覺被這美景迷住了;又得知這裡是有座南海神廟,便泊好船,上岸來參拜神靈,順便遊覽。其中有一位使者名叫達奚司空,他拜完南海神後,還在神廟的左右兩旁各種了一棵波羅樹,這是一種能結無花果的奇樹,其果實俗稱波羅密,佛書上叫做“優曇缽”。據說這兩棵樹到清代時仍發芽,並已長到數十圍粗了。

  再说达奚司空他们游览的兴致甚高,当天游完后还意犹未尽,第二天天还未亮,他们又登上神庙左边的土丘(即今浴日亭所在的章丘)眺望海景。到了大约五更时分,只见东方渐渐泛出一片霞光,接着,一轮旭日,慢慢跃出江面,霎时间,整个狮子洋金光万道。那粼粼的波光,顿时变成了无数的金丝银盏,与朝霞交相辉映,美不可言。达奚司空看着眼前这难得一见的大自然壮丽景色,整个人沉浸其中,竟忘记了时光的流逝,连别人喊他“走吧走吧”也听如未闻。当他猛然想起自己的同伴时,大家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他急忙走下山丘,赶到江边,却见船队已经扬帆而去,远在天边。达奚司空呆呆地站在神庙之前,遥望已渐渐消失于天际的船队,不觉便落下泪来。

  村民们看到有个外国人愣愣的站在岸边站了这么长时间,觉得奇怪,便过来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得知原来如此,便都安慰他,并把他接回村里去住,但这并不能解除达奚司空的痛苦。他每天都到土丘上去眺望大海,一望就是一整天,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船队来接他返回故乡。就这样望了七七四十九日,他自己就化成了石人,站在那里,永不离开了。

  当地村民看到这样神奇的事,就尊他为波罗神,供奉在南海神庙里拜祭。自此以后,南海神。南海神庙又被称为“波罗庙”,南海神庙诞又称波罗诞,神庙外的扶胥江又称波罗江。农历二月十三的波罗庙会很热闹,当地人用纸粘制了一种鸡的工艺品在庙会上出售,名称就叫做“波罗鸡”。过去广州人有句俗语,叫“正一波罗鸡–靠黏”(正一:真的是;黏:占便宜)出典就是这样来的。现在广州的青年人很少说这句俗语了,在上一辈的人中,有时仍可以听到。

返回首页>>文章列表>>波罗庙的得名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