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國名是什麼時候有的?

漢語“中國”一詞由來考
考漢語“中國”一詞,最早出現于《尚書梓材》。其有雲:“皇天既付中國民 ,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範圍所指,僅僅是周人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而 已。至春秋時,“中國”之涵義逐漸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後,又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展拓,“中國”亦不斷向周邊延伸。而最終成為當今雄據東方的泱泱大國之名。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為夏朝。其時,黃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華夏”之語。唐孔穎達疏雲:“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者,美也, 夏者,大也,連綴而用之,其詞義雍容至美。
而考“中國”一詞之本義,當為中原各諸侯國,中者,居中之意也;國者,諸侯之封國也。華夏諸國分別將南北東西四境諸民稱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 中國”。因參照體系不同,其所指亦有差異。大致可分為以下六個層次:一是指京師(首都),如《詩經民勞》所注:“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地區,即京畿。如諸葛亮曾對吳主孫權雲:“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如《史記東越列傳》雲:“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雲:“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之裔居住之地,如《論語集解》雲:“諸夏,中國也”。六是泛指歷史上華夏或漢族所建立的政權,《史記》、《漢書》中此類稱謂不勝枚舉。自漢代始,朝野上下和文人學士習慣于將漢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因此,當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也多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北魏,自稱“中國”,而將南朝稱作“島夷”;同一時期漢族所建之南朝雖遷離中原,卻亦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稱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遼金對峙時期,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皆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為“中國”。因此,在古人心目中,中國既有地域之定位,又有文化之傳承,同時兼有正統之含義。
正因為“中國”一詞屬於帶有多重含義的複合體,故而其所指範圍,也一直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一詞時,其所指僅僅局限於關中、河洛一帶;而後又擴展至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秦漢以降,又將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皆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在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中,“中國”則成為隸屬我國版圖之內全部領土之專用名詞。
頗為有趣者,乃“中國”一詞之出現與應用雖已有近3000年漫長之歷史,但事實上它僅僅是一個世世代代根植于炎黃子孫的心靈深處,最初由地域觀念衍生而來,又帶有文化本位的一個歷史符號。從夏、商、周起一直至清末,王朝遞嬗,政權更替,幾不可勝數,卻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于1912年中華民國之建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他國之人遂逐漸耳熟能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際上通稱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仍簡稱為“中國”,“中國”之名更令世人刮目相看。
“中國”之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尚有“中華”、“九州”、“四海”、 “神州”等多種稱呼。“中華”即“中國”與“華夏”之連綴縮寫,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廣大地區。《春秋z@梁傳》卷一,《隱公注疏》有雲:“仲子乃孝公時卒,而雲‘來’者,秦人能遠慕中華君子,恕而不責其晚,故言‘來’,又書時。”之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PS曾有詩雲:“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 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亦可稱中華,簡稱“華”,中國人僑居海外者便可稱“華僑”,入他國國籍者則稱外籍華人。
“九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有“禹別九州”之語。其它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中亦有“九州”的記載。儘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州數均為九個。九州之名最為流行的版本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而“州”成為正式行政區劃是在東漢時期。而後代“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有直隸州、散州、羈縻州等名色,轄區範圍亦呈縮減之勢。而“九州”之名目卻相沿未廢,且成為中國之代稱。
另外,古代中國曾有“四海”之稱,以古人認為九州四境均有海水環繞而得名。 戰國時,因航海技術發展而眼界漸闊,齊人鄒衍憑一時靈感,提出“大九州”之說。他認為,《禹貢》之九州合之只能稱之為一州,名“赤縣神州”;同樣大小之“州”共有九個,仍不過是裨海環繞之小九州;如此大小之小九州共有9個,即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州所環繞。故而“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事實證明,此說純屬主觀想像,但“神州”之名卻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印度、希臘、羅馬等國之人,稱中國為Cina、Thin、Sinae,近代以降,諸多國家幾乎都用與上述諸稱音近之詞而為中國命名。中文譯音有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名目。其實皆是“秦”字之外文對應,或以為乃自“絲綢”之“絲”演繹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之“瓷”或閩南話之“茶”。而俄羅斯將中國叫“契丹”,顯然是另有緣由。契丹族曾建立遼朝,武力強盛,控制過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邊地區。鐵騎所至,所向披靡。而當時身處東歐平原之俄羅斯人尚剛剛從洪荒滿目中逐漸興起,初聞東方惟有契丹,故稱中國為“契丹”,亦不必怪其孤陋寡聞也。

參考:作者:邸永君
漢語“中國”一詞由來考
考漢語“中國”一詞,最早出現于《尚書梓材》。其有雲:“皇天既付中國民 ,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範圍所指,僅僅是周人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而 已。至春秋時,“中國”之涵義逐漸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後,又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展拓,“中國”亦不斷向周邊延伸。而最終成為當今雄據東方的泱泱大國之名。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為夏朝。其時,黃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華夏”之語。唐孔穎達疏雲:“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者,美也, 夏者,大也,連綴而用之,其詞義雍容至美。
而考“中國”一詞之本義,當為中原各諸侯國,中者,居中之意也;國者,諸侯之封國也。華夏諸國分別將南北東西四境諸民稱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 中國”。因參照體系不同,其所指亦有差異。大致可分為以下六個層次:一是指京師(首都),如《詩經民勞》所注:“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地區,即京畿。如諸葛亮曾對吳主孫權雲:“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如《史記東越列傳》雲:“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雲:“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之裔居住之地,如《論語集解》雲:“諸夏,中國也”。六是泛指歷史上華夏或漢族所建立的政權,《史記》、《漢書》中此類稱謂不勝枚舉。自漢代始,朝野上下和文人學士習慣于將漢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因此,當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也多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北魏,自稱“中國”,而將南朝稱作“島夷”;同一時期漢族所建之南朝雖遷離中原,卻亦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稱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遼金對峙時期,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皆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為“中國”。因此,在古人心目中,中國既有地域之定位,又有文化之傳承,同時兼有正統之含義。
正因為“中國”一詞屬於帶有多重含義的複合體,故而其所指範圍,也一直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一詞時,其所指僅僅局限於關中、河洛一帶;而後又擴展至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秦漢以降,又將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皆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在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中,“中國”則成為隸屬我國版圖之內全部領土之專用名詞。
頗為有趣者,乃“中國”一詞之出現與應用雖已有近3000年漫長之歷史,但事實上它僅僅是一個世世代代根植于炎黃子孫的心靈深處,最初由地域觀念衍生而來,又帶有文化本位的一個歷史符號。從夏、商、周起一直至清末,王朝遞嬗,政權更替,幾不可勝數,卻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于1912年中華民國之建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他國之人遂逐漸耳熟能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際上通稱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仍簡稱為“中國”,“中國”之名更令世人刮目相看。
“中國”之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尚有“中華”、“九州”、“四海”、 “神州”等多種稱呼。“中華”即“中國”與“華夏”之連綴縮寫,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廣大地區。《春秋z@梁傳》卷一,《隱公注疏》有雲:“仲子乃孝公時卒,而雲‘來’者,秦人能遠慕中華君子,恕而不責其晚,故言‘來’,又書時。”之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PS曾有詩雲:“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 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亦可稱中華,簡稱“華”,中國人僑居海外者便可稱“華僑”,入他國國籍者則稱外籍華人。
“九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有“禹別九州”之語。其它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中亦有“九州”的記載。儘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州數均為九個。九州之名最為流行的版本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而“州”成為正式行政區劃是在東漢時期。而後代“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有直隸州、散州、羈縻州等名色,轄區範圍亦呈縮減之勢。而“九州”之名目卻相沿未廢,且成為中國之代稱。
另外,古代中國曾有“四海”之稱,以古人認為九州四境均有海水環繞而得名。 戰國時,因航海技術發展而眼界漸闊,齊人鄒衍憑一時靈感,提出“大九州”之說。他認為,《禹貢》之九州合之只能稱之為一州,名“赤縣神州”;同樣大小之“州”共有九個,仍不過是裨海環繞之小九州;如此大小之小九州共有9個,即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