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是?????????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全稱:馬來西亞聯邦

獨立日:1957年 8月31日

國慶日:年年8月31日

參考資料:(馬來西亞網站導航)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係──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麻六甲樹代表麻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賽義德·普特拉·賈馬盧賴爾(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選為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du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麻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2500多萬(2005年12月)。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 1%,華人占25. 3%,印度人占7. 4%。砂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麻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玻(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玻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玻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玻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西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麻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併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佈退出)。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麻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丁加奴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玻、納閩和普特拉賈亞(Putra Jaya,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五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等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麻六甲等四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職能是在九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佈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對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凡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法律,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每次開會時,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在旁協助。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但實權在內閣手裡。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後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錫礦豐富,曾為世界產錫大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0年錫產量估計為6100噸。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天然氣儲量2. 27萬億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哥和熱帶水果等。稻米自給率為76%。七十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出現困難。政府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增長措施後,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年均國民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主要旅遊點有檳城、麻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等。貨幣:林吉特或令吉。

軍事:陸軍的前身是1935年英國殖民地政府組建的馬來兵團。1958年馬從英國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軍輔助部隊,1963年正式改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馬來皇家空軍。馬最高元首是三軍最高統帥。國防決策機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總理任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是最高指揮官。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為10年。

新聞出版: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南洋商報》、《星洲日報》等。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臺屬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臺建於1963年,用馬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印尼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馬來西亞電視臺屬官辦,建於1963年,設有兩個頻道,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播放。另外還有第三電視臺(TV3)、城市電視(METRO VISION)和國民電視(NTV)三家私營電視臺。近年開辦了ASTRO衛星有線電視頻道。

外交: 奉行獨立自主、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建立東南亞和平、自由和中立區。優先發展同東盟國家的關係,視東盟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視發展同大國關係。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不結盟國家關係。致力於促進東亞環境的穩定,加強與東北亞的聯繫,繼續加強與其他國家良好的雙邊關係。將與鄰國和有特殊重要性的國家發展積極的關係;在處理雙邊關係時,將遵循互利的原則,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所有分歧。在更大的區域範圍內,即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範圍內,馬來西亞將繼續堅定地提倡與中、日、韓合作。在多邊領域,馬來西亞將積極參與各種聯盟或論壇,致力於維護各種權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與中國關係:1974年5月31日,馬中兩國建交。2004年5月,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5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對馬來西亞進行友好訪問。2005年12月,溫家寶總理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兩國聯合公報 兩國貿易額持續快速增長,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262.61億美元。

參考資料:
1.馬來西亞網導導航:
2.
3.
4.精英地理網:
5.世界地理網:
6.無憂無慮地理網:
7.
8.各國概況:
馬來西亞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全稱:馬來西亞聯邦

獨立日:1957年 8月31日

國慶日:年年8月31日

參考資料:(馬來西亞網站導航)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係──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麻六甲樹代表麻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賽義德·普特拉·賈馬盧賴爾(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選為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du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麻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2500多萬(2005年12月)。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 1%,華人占25. 3%,印度人占7. 4%。砂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麻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玻(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玻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玻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玻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西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麻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併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佈退出)。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麻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丁加奴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玻、納閩和普特拉賈亞(Putra Jaya,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五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等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麻六甲等四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職能是在九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佈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對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凡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法律,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每次開會時,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在旁協助。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但實權在內閣手裡。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後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錫礦豐富,曾為世界產錫大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0年錫產量估計為6100噸。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天然氣儲量2. 27萬億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哥和熱帶水果等。稻米自給率為76%。七十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出現困難。政府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增長措施後,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年均國民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主要旅遊點有檳城、麻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等。貨幣:林吉特或令吉。

軍事:陸軍的前身是1935年英國殖民地政府組建的馬來兵團。1958年馬從英國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軍輔助部隊,1963年正式改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馬來皇家空軍。馬最高元首是三軍最高統帥。國防決策機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總理任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是最高指揮官。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為10年。

新聞出版: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南洋商報》、《星洲日報》等。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臺屬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臺建於1963年,用馬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印尼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馬來西亞電視臺屬官辦,建於1963年,設有兩個頻道,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播放。另外還有第三電視臺(TV3)、城市電視(METRO VISION)和國民電視(NTV)三家私營電視臺。近年開辦了ASTRO衛星有線電視頻道。

外交: 奉行獨立自主、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建立東南亞和平、自由和中立區。優先發展同東盟國家的關係,視東盟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視發展同大國關係。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不結盟國家關係。致力於促進東亞環境的穩定,加強與東北亞的聯繫,繼續加強與其他國家良好的雙邊關係。將與鄰國和有特殊重要性的國家發展積極的關係;在處理雙邊關係時,將遵循互利的原則,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所有分歧。在更大的區域範圍內,即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範圍內,馬來西亞將繼續堅定地提倡與中、日、韓合作。在多邊領域,馬來西亞將積極參與各種聯盟或論壇,致力於維護各種權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與中國關係:1974年5月31日,馬中兩國建交。2004年5月,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5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對馬來西亞進行友好訪問。2005年12月,溫家寶總理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兩國聯合公報 兩國貿易額持續快速增長,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262.61億美元。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位於泰國下方和新加坡上方.由許多民族組成,其中最多的是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馬來西亞仍保留了許多熱帶森林,你若對大自然有興趣的話可以過來瞧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