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 凡宮大花園?

凡爾賽宮苑位於巴黎西南22千米處,造園大師勒諾特爾主持興建,代表著當時法國文化藝術和工程技術上的最高成就。
凡爾賽宮苑占地面積1600公頃,其中花園面積達100公頃,加上週邊的大片人工林,總面積6000餘公頃。宮苑的中軸線長約3千米,如包括伸向週邊及城市部分,則長達14千米。從1662年始建,至1688年大致完成,歷時26年之久。
一、總體規劃。宮殿坐東朝西,建造在人工堆起的臺地上,中軸向東、西兩邊延伸,形成貫穿並統領全域的軸線。東面是三側建築圍繞的前庭,正中放射出三條林蔭大道向城市延伸。園林佈置在宮殿的西面,近有花園,遠有林園。宮殿二樓正中朝東是國王的起居室,由此可眺望穿越城市的林蔭馬路,象徵路易王朝控制以黎、控制法蘭西乃至整個歐洲的博大雄心。朝西的二層中央原設計為平臺,改為“鏡廊”,好似伸入園中的半島,由此眺望園林,視線深遠。
宮殿突出部分前為“水花壇”,是一對矩形抹角的大型水鏡面。大理石池壁上裝飾著愛神、山林水澤女神以及代表法國主要河流的青銅像。塑像都採用臥姿,與平展的水池很協調。壇水清澈,倒映著藍天白雲,與遠方明亮的大運河交相輝映。
從水花壇西望,中軸線兩側有茂密的林園,高大的樹木修剪整齊,有發達的林冠線,增加了中軸線的立體感和空間變化。花園中軸線的起點是“拉托娜泉池”,池中是四層大理石圓臺,拉托娜(Latona)雕像聳立在頂端,手牽著幼年的阿波羅(Apollo),遙望四方。下麵有口中噴水的烏龜、癩蛤蟆和跪著的村民。水花噴濺,老霧靄繚繞,令人不禁想起朦朧般的羅馬神話。拉托娜泉池兩側各有一塊鑲有花邊的草地,稱為“拉托娜花壇”,中央是圓形水池和高大的噴泉水柱,草地的外輪廓與拉托娜泉池嵌合一起,顯得協調完美。
從拉托娜泉池西行是“國王林蔭道”,法國大革命時改稱“綠地毯”,中央為25米寬的草坪帶,兩側各有10米寬園路。其外側,每隔30米立著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像或瓶飾,在美麗而高大的七葉樹和綠籬映襯下更顯典雅嬌美。林蔭道的盡頭是“阿波羅泉池”,在橢圓形水池中,阿波羅駕著巡天車,迎著朝陽破水而出。泉池兩側有弧形園路,同樣在樹木和綠籬下設置雕像,既作為國王林蔭道的延續,也作為阿波羅泉池廣場的點綴品。
阿波羅泉池之後,便是凡爾賽宮苑中最為壯觀的十字型大運河,既延伸了花園中軸透視線,也解決了沼澤地的排水問題。在大運河縱軸兩端及縱橫軸交匯處,都拓寬成輪廓優美的水池。路易十四經常乘坐禦舟,在寬闊的水面上宴請賓客。大運河西邊還佈設“皇家廣場”,有10條道路以此為中心向外放射,象徵路易十四如光芒四射的太陽般永恆。
大水花壇的南北兩側有“南花壇”和“北花壇”。兩座花壇一南一北,一開一合,表現出統一中求變化的手法。南花壇臺地略低於宮殿的台基,是建在柑橘園溫室上的屋頂花園,由兩塊花壇組成,中心各有一個噴泉。由此南望,低處是柑橘園,遠處是“瑞士人工湖”和林木繁茂的山崗。與南花壇相比照,北花壇處理成封閉式的內向空間。這裡地勢較低,也有兩組花壇及噴泉,四周合圍著宮殿和林園,顯得深邃而幽靜。北面因水景美妙而著稱,從“金字塔泉池”,一系列噴泉和雕塑,造型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尼普頓泉池與瑞士人工湖在橫軸兩端遙相呼應,富有強烈的動、靜對比。
二、小林園佈局。國王林蔭道兩側隱蔽著一系列小林園,是凡爾賽宮苑中最獨特最可愛的部分,是真正的娛樂休憩場所。一般空間尺度較小,顯得親切宜人。
全園共有14處小林園,除了兩處在水光林蔭路的兩邊,其餘佈置在中軸兩側,以方格網園路劃分成面積相等的12塊。園路的四個交點上佈置四座泉池,池中分別有象徵春天的花神、象徵秋天的穀神、象徵夏天的農神和象徵冬天的酒神雕像,代表四季交替。
每一處小林園都有不同的題材、別開生面的構思和鮮明的風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