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女國”這個神秘、浪漫的女性王國,曾經在歷史上一度活躍,一度輝煌。驕傲而詩意的女子,支配一個若大的國家,夢一樣的國度,謎一樣的王朝,流星般劃過歷史的夜空,漸漸被歷史遺忘,留下無盡遐想與神秘。
按照唐人的記載,東女國在川西高原上,其地“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白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餘域,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船以渡”。由此可知,东女国的中心是在茂州以西的弱水地区。在唐代这条弱水,屡见于记载。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裴行方计茂州叛羌黄郎弄,“西至乞习由,临弱水而归”。玄宗天宝六年(747),剑南节度使郭虚已“将图弱水丁之八国”,以鲜于仲通为剑南行军司马。“收其八国,长驱至洪湖州”。天宝八年(749年),“改洪州为保宁都护府,堑弱水为蕃汉之界”。前忆述及,保宁都护府在今梭磨河上游的壤中一带。作为唐蕃分界的弱水,指的就是大金川的上游。另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其水流经三杂谷(Tsha ba khag gsum)之水,总称为弱曲(Rva chu),下游为大金川唐人所说的弱水,应当是指弱曲。东女王所在康延川,就是隋代的葛延,亦即清代的噶喇依。其地素为“金川巢穴,形势险要”,大金川由北向南流经其前。这和康延川“岩险四缭,有弱水南流”完全一致。位于东女国和雅州之间的白狼夷,其地在灵关道的南段,与雅州芦江县相邻,及今宝兴县境内。罗女蛮罗汝蛮,其地在白狼夷西南,及今石棉、九龙及其东南地区,东女国之境,东西九日行,大约五百里。据此,其西界不超过瞻对和理塘。概言之,这个东女国是以大金川流域为中心,北与白狗、白兰相邻,东南与白狼、罗汝诸部毗连,西北则与多弥之地相邻。
作为东女国中心的大金川地区,就是近代嘉绒的本部。嘉绒(rgyal rkng)亦即嘉莫绒(rgyalnlo rong),意为“女王的谷地”。由此可知嘉绒与东女国有关。嘉绒土司的祖先出自康(khrnms)的勃兰氏(sBra),原本臣属于隆重若(K1umro)的雅孙之王难磨之子森蒂(NAM pahiba gsen ti)。后辗转迁徙,至克罗斯纳波(K1u bsher 1cagsmo)时,由于发生饥馑遂移居杂绒诚服于杂绒王。勃兰氏是一个以女性为蝇习的部族,所以克罗斯纳波也被称为克罗斯夹莫(K1u bsher 1cagsmo)当其王臣服于杂绒王之后,便被称为勃兰冈(sBra rgan),汉文史籍则称之为弱水部落。这个弱水部落始见于隋文帝时期。从《隋书》卷60《崔仲方传》可以得知,当时点据着杂绒地区的是白男(兰)王。据此,克罗斯投靠的杂绒王就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白男(兰)王。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会州总管崔仲方计平的男(兰)王。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勃兰氏的弱冈家摆脱了董氏白兰的控制并向南发展,最终占据了今金川、小金、丹巴等地。,由于勃兰氏是以女性为中心,所以唐人称其为“女国”,亦称“东女国”。唐高祖武德年间,“女王汤滂氏始遣使贡方物”。由此看来,东女国的形成,大约是在隋唐之际。
下一页
东女国的王族是属于象雄系统的部族,所以《安多政教史》称其为“象雄勃兰之王”(Zhang zhung sBra rgya1 1a)这一族和早期吐番王室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吐蕃征服白兰、白狗等部之后,东女国的势力急剧膨胀,从而形成“户四万余众,胜兵万余人”的强部。据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记载,东女国“有女官,曰‘高霸’,平议国事。”高霸是Gog yu1的对音,也就是指Gog yu1的部族。如前所述,这个Gog yu1就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哥邻。在藏文典籍中哥邻所在的杂瓦绒就被称为“女王的杂瓦绒(rGya1 mo Tsha ba rong)”。由此可知,东女国的“高霸”实际是出自臣服天东女国的哥邻。哥邻是指董氏部族的“哥咱”。也就是说,哥邻的父方族是董氏,母族是哥氏。从哥邻之地与白兰之地相重来看,作为哥邻父族的董氏应当是白兰。哥邻的母族,显然就是东女国的女官“高霸”,其地位相当于宰相。概言之,白兰为吐蕃征服之后,实际上就成为了东女国的属部。由于东女国是以女性为中心,因而白兰的母族成为东女国的宰相。在外官僚,则以男子为之。“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由于女性居于支配地位,所以藏文史料都是从母族的断承关系进行记载。其后,唐人亦采用其称谓。由此可知,东女国是由两部分组成。女王以康延川为中心,控制着大金川地区。以大金川上游为中心的西山八国,则是由诚服于东女国的哥邻所控制。东女国有大、小二王,其中小王之位,并显非仅仅是作为储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加强对西山八国的控制。一女性为中心的东女国,大约在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后,开始以男子为王。至八世纪未,东女国再次发生变化。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南诏王异牟寻遣使致书西川节度使斗皋,其中就提到“西山女王,见夺其位”。同年东女王与西山八国投附唐廷,这显然和女王失位有关。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嘉莫杂瓦红有三个不同的部落,一是rGya1 nag族,二是属于象甲(Zhang rgya1)系统的象雄勃兰之王。三是称为杂绒王的哥彭(Kho hohun)。最初的强部是象波文(Zhang po),其后为拉色哥(Iha rigs sgo)。RGyal nag应当是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嘉良”,这是分布在大金川地区原土著部族。杂绒王就是隋代所称的白男(兰)王,亦即唐人所说的哥邻王。勃兰王则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东女王,这是属于象雄系统的部族。最初的强部象波,应当是指出自象雄的勃兰氏,也说是唐人所说的东女王一族。后勃(sNang gnyan khong leb)的次子是哥拉哥谷(sGo la sgo sho)。sGo la就是哥王。由此看来,大约在八世纪未,朗氏已控制了哥邻,并取代象雄的勃兰氏,成为近代家莫杂瓦绒的支配部族。这样,曾经在历史上一度活跃的东女国便消失了。
一代王朝沉睡在岁月冰峰里,一梦千百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一度活跃繁华的文明消失了,传奇般的历史更增添了它的神秘。今天我们漫步滔滔大金川江边,漫步于女王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与那远古的女性王朝对话,深感金川这块浸润千年文明的热土,风采依旧,浪漫依然。
作为东女国中心的大金川地区,就是近代嘉绒的本部,嘉绒(rgyal rong)亦即嘉莫绒(rgyalnlo rong),意为“女王的谷地”。嘉绒的藏语意,说是“东女国”。作为“东女国”后裔,藏族的一支,由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了金川人勤劳、勇悍、豪爽热情的秉性,形成独具魅力的东女国后裔特色。
石碉,东女国建筑精品对人类建筑艺术的杰出贡献
早在《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中就记载先民“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十丈,为邛笼”。李善注《后汉书》之“邛笼”说,“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邛笼”即石碉。可见石碉建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本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马长寿先生在考察井冈山五次围剿的碉堡时指出:“中国之碉源出四川,四川这碉源出金川”,这就是嘉绒藏族对丰富战争艺术的杰出贡献。遍布全县各地有4棱、6棱、8棱等多种石碉,其中有极为罕见的13棱碉。
在数百石碉中,马尔邦关碉如直刺苍穹的长剑,静静地倚天矗立。“马尔邦”嘉绒语音译,意为不结冰的地方。在嘉绒通往康巴地区古马尔邦关的对河两岸各矗立着一座崇宏昂的石碉。东碉高28米,西碉高50米,这说是“一江南流,双碉守关”的景观。高达50米的西碉,是目前全国已知石碉中最高的,独享“中国碉王”桂冠。马尔邦关碉是东女国女王行宫,后为大金川土司沙罗奔小官寨的标志性建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面对万千大山,面对族内族外的纷争与杀戮。人们不得不把碉楼越修越高,因为至高权的掌握是自我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专家称此碉融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是东女国后裔勤劳、智慧的象征。此碉中有数十层,每层四面,各胡方孔,可施枪炝。相传此碉用鸡、狗、羊、马、牛、猪血等掺入荞面和精选粘性强的泥土混合搅拌后灌入石缝作粘合剂,一旦干后,比水泥还坚硬,粘性极强,十分牢固。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大规模的改土造田运动中,有人曾试图用炸药包将这座碉炸毁。用石碉的丰富史料作田埂的保坎。两次使用大剂量的炸药均告失败,仅将该碉底座北角炸了一个窟窿。就在那次实施爆破后的第十年就发生了这个地区有记录以却安然无恙。它不仅经受了时代战争的烽烟,而且出经受了大自然变迁的严峻考验,高耸挺拔,气势宏伟,是金川先民坚强不屈,勇敢智慧象征的再现。
碉的结构。材料墙体用不规则的石块和泥修砌,砌墙是非常讲究石料的料面安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石块平整的一面向上、上下左右的石料大小组合在一起要相互契合,上下石料错缝修砌、小缝隙用小石块紧,金川地区的工匠们,调 度的十分得体,棱角面体如斧削刀切。墙体由下而下渐渐收分,墙体底部一般在0 .40—0.60米左右。碉在立面上呈下大小上小的台锥形,碉顶外沿出碉身0.10米左右成首,凸顶角作尖角耸立,给人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碉内通常分为五至十一层,多则达十四层,也有极少数有几十层,但没有十三层(这里的人认为十三层这一数字不吉祥),各层用圆木作梁,梁两端平置碉体墙体内,梁上密铺树棍,在铺树枝,然后填泥土夯紧,最后铺木板作为上层的地面,各层之间用木梯上下。碉的底层一般都没有窗户和门,为全封闭式。二层以上根据建碉的用途分别开大、小窗户或w住⑸浠骺祝坎欢ā4盎Ф际鞘し叫危话愀?.60—1.20米,宽0.10—0.15米左右的竖长方形或“十”字形。碉门多建在二层或三层某一面墙体上,一般高1.60—2.20米宽1—1.4米左右,进出都在碉门外下方,架用独木梯作上下用。通常门、窗的大小与建筑结构有关棱角越多门窗越小。碉在修建时,层积而上,碉外墙的墙面、碉角原线条直度、墙体的收分度有两名有经验的技师站在墙体上方同一面上方原两角上凭目力斜视对角及由上往墙基外侧倒水线来掌握确定。碉虽高达数十米,而碉墙墙体面并不倾斜,墙体外部平面及每条棱角线都非常规则加之碉体的坚固性(墙体下大上小)出于抗高压状态。每层的木梁从内部支掌着碉体不向内坍并将碉身连接成为整体,碉外墙的棱的棱角形成外墙的支撑柱,这种高度的石建技术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绝,令人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