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車是誰發明的?

洋車(人力車)是誰發明的?是哪年哪國人發明的?哪年傳入中國的?
人拉人的“洋車”,並非中國人的發明,而是從日本傳進來的,所以叫“東洋車”,又叫“黃包車”或人力車,但東北人一般稱為“洋車”。這種車進入中國是在清末光緒年間,最早產生於北京,民國初年開始出現在東北大中城市,二三十年代最為盛行。

  早期的洋車是鐵皮輪子,俗称为“铁皮车”,后来才逐渐改成有内外胎的轮轱辘车。车厢木制,早年为方形,以后变为半圆形。车轮上方有挡泥板。车厢上装有能折合支架的“水笼布”(帆布)车篷子,以遮阳挡雨,寒冷的冬季则改换棉篷。正面则随季节用单棉车帘。车厢内棉布制的座垫和座靠,脚垫则是用深色的毡子或者带花的小地毯。车把为木制,上有手捏发声的嗽叭或手铃。车上还有由乘车者踩踏的脚铃。此外,“标准”的车上还安挂车灯,有的烧煤油(俗称洋油)、有的烧电石(俗称嘎斯灯)。车厢后背还有供推车人手握的把手。一些部位还镶嵌有增加美感和牢固程度的“铜活儿”。

  洋车除车把、车厢、车篷外,车轴、车铃、车弓子、车带等几乎都是从外国传来的“洋玩艺儿”,必须在工厂用“洋机器”制造。因此,这种现代人看来不起眼的人力车,当时要几十块甚至上百块大洋才能买一辆。拉洋车的车夫,属于当时社会下层的穷苦力,既有十几、二十多的年轻人,也有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其中很多都是城市里的失业者。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自己买得起车,所以大部分都是从开“车厂子”的老板那里租车,按天交“车份儿”(租金),余下的钱用来养家糊口。

  因为洋车都是在城镇里跑,路途不算太远,坐一次少则几角钱、多则两三元,因此虽不是人人坐得起,但中等以上收入的人家有事出门常以之代步。独自坐一辆车既舒服方便,又快捷体面,火车站、商业区和戏园子、大烟馆、妓院之类的娱乐场所,是洋车比较集中的地方,这里的过路人多,拉客人也比较容易。车夫愿意拉的客人是跑“来回趟儿”或去往繁华地方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空车等人的时间,多挣几个钱。而坐车的人挑车、挑车夫的的标准各自不同。干净、漂亮、设施齐全的新车自然人人爱坐,但收费可能会高一点,花钱仔细的人往往挑半新不旧、设施一般的车。至于车夫,当然是身强力壮、相貌忠厚、穿着干净利落的受欢迎,但年轻人和有急事的人喜欢跑得快,爱用年轻小伙拉车,而老年人和妇女图稳当安全,往往选年纪大一点的车夫,宁可慢一点,也不愿坐“楞头青”的车。

  除了这种“公共”的洋车之外,另有一种“专车”。当然是经济条件相当宽裕的人才能享用。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用车之家自己买车、雇用车夫;二是对自己有车的车夫连人带车一起雇用;三是车夫从车行租车,一定时期内专门为某一人或其家庭服务,称之为“拉包月”。坐这种车的人,有官僚、富商、大学教授、正走红的名演员等。拉这种车的车夫与在外面找客的相比,收入既稳定又丰厚,每天一般都是定时接送主人,其他时间有的帮助主人家干一些零活,甚至还可以到街上拉客人挣点儿外快。当然,这种“专车”的车和人都与雇用者身份相配,只能比街上拉散客、交车份的强,而不会比他们寒酸。到40年代以后,东北各城市的洋车逐渐被人力三轮车取代,很多“拉洋车的”自然地变为“蹬三轮的”了。

福特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