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兒為中國建築所專有,看日劇韓劇,家家戶戶似也有門檻兒,其它國家民宅建築有沒有門檻兒,孤陋寡聞,不得而知了。
門檻兒于建築上有什麼用處,考證不出原因,反正中國人家有院子,就有門檻兒,有住房,也有門檻兒,歷來如此。如今單元房,有門檻兒的不多了,為什麼?可能是為了往樓裡推自行车方便。
遍查古籍,自有巢氏筑屋以来,中国院落,房屋都有门坎儿。《左传·襄公三十二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可见,早从春秋时期,中国建筑就有门坎儿了。设置门坎儿的目的在于不允许车辆直接往院里闯,无论什么人物,想进院,你都得下车迈过这道门坎儿,才能走进院来。
现代建筑没有门坎儿,无论多高的门楼,即使五星级宾馆,也绝对没有门坎儿,汽车虽然不能直接开进大厅,至少不必客人高抬腿迈门坎儿了。
在中国,大门不是门禁的象征,门坎儿才是门禁的象征,大门敞开,欢迎客人进来,门坎儿的重要,在于提示你,这道门坎儿里面有独立的游戏规则。迈进门坎儿,就得遵守门坎儿里面的规矩,主与客,是不能错位的。
门坎儿是一道门禁,门坎儿是一种规范,一道门坎儿有一道门坎儿的规矩,一道门坎儿就是一道独立经济结构,换成现代词语,门坎儿即是一道准入规范。如此,门坎儿二字,就好理解了。
门坎儿的直接用处,就是绊人,给生活制造麻烦。《红楼梦》二十四回,坏小子贾芸,托辞拾着了红玉的手帕,过来就要拉红玉,红玉回头要跑,却被门槛绊倒。这就是门槛效应。
门坎儿象征一种规范,更象征一种礼节,门坎儿内外不可来去匆匆,来人要站在门坎儿外通报。离屋时要彬彬有礼,红玉一时紧张,回身要跑,大观园里是随便跑得的吗,有一道门坎儿,先将你绊倒了。
门坎儿是一道界线,更是一种制约。还是《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来人约老祖宗去道观看戏,老祖宗约各房各院的夫人们同去,“这话一传开了,别的都还可以,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子,听了这话谁不要去。”你看,这里,门坎儿竟成了一种禁锢。
门坎儿虽小,象征意义重要,中国民间对于门坎儿非常敬重,小时候家里规矩大,不许小孩子站门坎儿,有事进来,无事出去,蹬着门坎儿,是不礼貌的,也是不吉祥的,蹬门坎儿和倚门框一样,被认为是不自重的表现。中国女子不许倚着门框说话,《红楼梦》里记载,无法无天的王熙凤,有过“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的不雅行为,荣国府里王熙凤挟天子令诸侯,谁也不敢惹她。
在我的印象里,门坎儿有两种,一种是木头门坎儿,另一种是石头门坎儿,木门坎儿居多,石头门坎儿少见,所以石头门坎儿,就成了一道风景。
木质门坎儿还分两种,一种是死门坎儿,一种是活门坎儿,死门坎儿嵌在门下,地面上露出二寸,一抬脚就可以迈过去。活门坎儿有一尺多高,白天要将门坎儿拔出来,以迎接走路不抬脚的达官贵人,晚上关门前要插门坎儿,两扇大门合上,就没法插门坎儿了。
石头门坎儿,可能就是平民区了,大杂院,一道石头门坎儿,象征没有严格礼俗,市间说,谁家的门坎儿高,绝对不是石头门坎儿。石头门坎儿一趟,就趟过去了。
天津没有因木头门坎儿出名的人家,但天津有一处石头门坎儿,天津老一辈少一辈没有不知道的。天津石头门坎儿是和一种民间小吃连在一起的,石头门坎儿大素包,味美价廉,天津挖掘传统食品,应该早把石头门坎儿大素包挖掘出来,至少应该和狗不理齐名。石头门坎儿平民区,石头门坎儿不会有石头门坎儿鲍鱼王,鲍鱼王开在石头门坎儿,绝对卖不过大素包。
门坎儿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祥林嫂,前夫死后再嫁,却落下了大罪名,柳妈对她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呢?于是柳妈给祥林嫂出主意,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门坎儿竟然可以代替一个罪行受难,倘能如此,一个人犯了罪,锒铛入狱,自己可以不去服刑,将一条门坎儿送到司法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