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城市的空間結構?

城市的空間結構是指點(城市)、線(有形的空間通道和無形的經濟聯繫)、面(區域)三要素的空間組合形式。經濟區是城市體系空間結構的高度綜合。80年代以來我國有代表性的經濟區劃就有七、八個之多,但它們都只考慮內向型經濟聯繫,憑經驗或理論判斷進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已經深深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經濟的空間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本項研究在"主要經濟聯繫方向論"的指導下,通過城市中心性、鐵路客貨流、人口遷移流、航空客流、信件流、進出口货流的实证分析,概括了经济核心区内向型和外向型经济联系的腹地。最后把中国的经济地域划分为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北方区、东中区和南方区等3个一级城市经济区和11个二级城市经济区。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要素向沿海的集聚,使3大核心区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支配地位越来越明显;(2)辽中南或辽宁已经远远落后,东北已经从国家的一级经济区降格为二级区经济区;(3)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过程对国内经济联系的大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引导作用。表现在,一是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了;二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经济联系方向多元化,辐射力增强了;三是中西部省区经济联系的重点明显?quot;下游"沿海省区移动;(4)3大核心区外向性和内向性经济联系的广度和强度不同,反映了三者在经济联系中的职能分工。3大城市经济区之间互有重叠,处于过渡带上的省区,对外联系方向有较多选择性,是核心区扩大腹地的争夺对象;(5)山东、福建两省通过青岛与厦门、福州的对外联系相对独立,跨省联系很少,构成了二级经济区;(6)我国的沿边省区通过陆路通道向非太平洋方向的对外经济联系在它们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发挥重要影响,今后应继续发挥其地缘优势。新疆、西藏是有特点的二级经济区。本项研究对于各地区明确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对于政府的宏观区域调控,对于外商投资,都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也可为全国城市体系规划提供依据。
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rre)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结构,由葩嵌、廓道和基底3种单元构成。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都市化、城市发展生态化、经济增长精明化(smart grouwth)等发展新特点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的研究迅速向纵深发展。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