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偏南,距省會哈爾濱100多公里,是黑龍江省中部物資集散中心和交通樞紐。北與綏棱縣、海倫縣隔克音河、諾敏河相望,南與呼蘭縣、巴彥縣接壤,西與蘭西縣、望奎縣毗鄰,東以慶安縣為鄰。全市面積2743平方公里,有漢、滿、朝鮮、回、蒙古、達斡爾、鄂溫克、赫哲等十幾個民族,其中以漢族居多。
綏化於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建制,設立協領旗署,開始招墾,因地處草原密林地帶,原得名為“北團林子”。1885年設理事通判廳,並取吉祥安順之意,改名为“绥化”。1945年绥化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82年12月由县改市。为绥化地区行署所在地。
绥化市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丘陵地带与松嫩平原衔接处,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有6条河流,340多个泡塘,素有“六河九岸、泡泽连片”的说法。平原广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发达,是国家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特别是绥化产的“五一大豆”,以优质高产在国内久负盛名,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大豆之乡”。绥化还盛产人参,民间有人参姑娘曾居住于此的传说,故又有“参城”之美称。
绥化市交通发达,是滨(哈尔滨)北(北安)、绥(绥化)佳(佳木斯)铁路交汇点,有哈(哈尔滨)伊(伊春)等数条公路干线过境。
绥化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绥化生产的地毯曾被人民大会堂黑龙江厅选用;绥化“保鲜参”曾在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获奖。
绥化市是以农业为主、轻工业较发达的新型中等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3年跨入全国百强明星县(市)和全省十强(市)县的行列。
綏化於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建制,設立協領旗署,開始招墾,因地處草原密林地帶,原得名為“北團林子”。1885年設理事通判廳,並取吉祥安順之意,改名为“绥化”。1945年绥化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82年12月由县改市。为绥化地区行署所在地。
绥化市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丘陵地带与松嫩平原衔接处,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有6条河流,340多个泡塘,素有“六河九岸、泡泽连片”的说法。平原广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发达,是国家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特别是绥化产的“五一大豆”,以优质高产在国内久负盛名,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大豆之乡”。绥化还盛产人参,民间有人参姑娘曾居住于此的传说,故又有“参城”之美称。
绥化市交通发达,是滨(哈尔滨)北(北安)、绥(绥化)佳(佳木斯)铁路交汇点,有哈(哈尔滨)伊(伊春)等数条公路干线过境。
绥化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绥化生产的地毯曾被人民大会堂黑龙江厅选用;绥化“保鲜参”曾在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获奖。
绥化市是以农业为主、轻工业较发达的新型中等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3年跨入全国百强明星县(市)和全省十强(市)县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