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樓層回答者禁入:戴天山,最早是犀牛的家園?

 近日,一支由文物工作者、古生物學專家等組成的科考隊,悄然進入江油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地帶———戴天山。這裡是龍門山脈的一部分,素有“江油神農架”之稱。戴天山海拔1500多米,地質構造以喀斯特景觀、岩溶造型和泥盆紀標準剖面為特色,保留著4億多年以來各個時期的地層,山上溶洞、天坑、孤峰、危岩等自然景觀密佈。豐富的生物種群、茂密的原始森林、奇麗的自然風光,為這裡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前不久,江油農行退休職工王發全在戴天山探險時,發現大水洞有早期人類活動的痕跡。此消息立即引起四川省、江油市考古專家的重視。省考古所組織省市文物專家對戴天山地區進行一次文物調查,得知大水洞位於戴天山頂部,洞口向東,洞高30米、寬20米,文化堆積約1000平方米,洞內水源距洞口100米左右。洞穴人類居住區部分已被破壞,所幸還留存有石斧、石鑿、礪石、陶片等文物,文物類型保護完整。從現場發現的陶片口沿、紋飾、陶質等推斷,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它與川西寶墩文化、三峽梢棚嘴文化處於同一時代。大水洞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四川盆地周邊地區早期的人類活動提供了新材料。

  為了進一步尋找早期人類活動的新證據,弄清戴天山自然資源,文物、旅遊等相關部門組織了這次科考。雖然困難重重,但科考仍按計劃進行。正當大家感到絕望時,一民工的驚叫聲,吸引了科考隊員。原來,在一個無名溶洞的盡頭,民工們發現不少大型骨骼化石。省考古所考古一隊隊長胡昌鈺判定,這是距今八九萬年前的古犀牛牙齒化石。這些化石,長和寬都在9釐米左右,與成年人拳頭一般大。原來,戴天山最早是犀牛的家園!

  目前,巨犀是世界已知最大的陸生獸類,頭部長達1米,站立時肩部高達5米,生存於第三紀中期,我國是巨犀的起源區和發展中心。兩栖犀體型略比巨犀小,但也龐大笨重,四肢強壯,腳短而寬,生活習性跟河馬相似,模樣已有些像現代犀牛。大約在一萬年前,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犀牛開始大規模向南方熱帶雨林遷徙,漸趨滅絕。現代犀牛僅存5種:黑犀、白犀、雙角犀、獨角犀、小獨角犀,主要分佈在南亞、東南亞和非洲,體重2.5噸,體長在3米左右。目前,生活在印度的犀牛主要從我國遷徙而去。犀牛喜獨居,大部分時間都在吃草和喝水,現代犀牛每天要吃草450公斤。犀牛雖笨重,但奔跑起來很快,速度可達40公里/小時,不過繁殖很慢,幾年才生育一次,孕期長達18個月,每胎只產1仔,犀牛5歲進入成年期。

  胡昌鈺介紹,遠古時期,整個龍門山脈活躍著目前亞洲犀牛的最早祖先。戴天山的這一發現,對揭開我國野生犀牛神秘失蹤之謎有一定科研價值,對研究四川的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都有很高價值。

  -廖伯遜 樑柱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