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樓層回答者禁入)金川—被遺忘的東女國

作者:秋天的後半夜

  “東女國”這個神秘、浪漫的女性王國,曾經在歷史上一度活躍,一度輝煌。驕傲而詩意的女子,支配一個若大的國家,夢一樣的國度,謎一樣的王朝,流星般劃過歷史的夜空,漸漸被歷史遺忘,留下無盡遐想與神秘。



  按照唐人的記載,東女國在川西高原上,其地“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白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餘域,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船以渡”。由此可知,東女國的中心是在茂州以西的弱水地區。在唐代這條弱水,屢見於記載。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裴行方計茂州叛羌黃郎弄,“西至乞習由,臨弱水而歸”。玄宗天寶六年(747),劍南節度使郭虛已“將圖弱水丁之八國”,以鮮于仲通為劍南行軍司馬。“收其八國,長驅至洪湖州”。天寶八年(749年),“改洪州為保寧都護府,塹弱水為蕃漢之界”。前憶述及,保寧都護府在今梭磨河上游的壤中一帶。作為唐蕃分界的弱水,指的就是大金川的上游。另據《安多政教史》記載,其水流經三雜穀(Tsha ba khag gsum)之水,總稱為弱曲(Rva chu),下游為大金川唐人所說的弱水,應當是指弱曲。東女王所在康延川,就是隋代的葛延,亦即清代的噶喇依。其地素為“金川巢穴,形勢險要”,大金川由北向南流經其前。這和康延川“岩險四繚,有弱水南流”完全一致。位於東女國和雅州之間的白狼夷,其地在靈關道的南段,與雅州蘆江縣相鄰,及今寶興縣境內。羅女蠻羅汝蠻,其地在白狼夷西南,及今石棉、九龍及其東南地區,東女國之境,東西九日行,大約五百里。據此,其西界不超過瞻對和理塘。概言之,這個東女國是以大金川流域為中心,北與白狗、白蘭相鄰,東南與白狼、羅汝諸部毗連,西北則與多彌之地相鄰。

  作為東女國中心的大金川地區,就是近代嘉絨的本部。嘉絨(rgyal rkng)亦即嘉莫絨(rgyalnlo rong),意為“女王的谷地”。由此可知嘉絨與東女國有關。嘉絨土司的祖先出自康(khrnms)的勃蘭氏(sBra),原本臣屬於隆重若(K1umro)的雅孫之王難磨之子森蒂(NAM pahiba gsen ti)。後輾轉遷徙,至克羅斯納波(K1u bsher 1cagsmo)時,由於發生饑饉遂移居雜絨誠服于雜絨王。勃蘭氏是一個以女性為蠅習的部族,所以克羅斯納波也被稱為克羅斯夾莫(K1u bsher 1cagsmo)當其王臣服于雜絨王之後,便被稱為勃蘭岡(sBra rgan),漢文史籍則稱之為弱水部落。這個弱水部落始見於隋文帝時期。從《隋書》卷60《崔仲方傳》可以得知,當時點據著雜絨地區的是白男(蘭)王。據此,克羅斯投靠的雜絨王就是漢文史籍所記載的白男(蘭)王。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會州總管崔仲方計平的男(蘭)王。這場戰爭的結果,使得勃蘭氏的弱岡家擺脫了董氏白蘭的控制並向南發展,最終佔據了今金川、小金、丹巴等地。,由於勃蘭氏是以女性為中心,所以唐人稱其為“女國”,亦稱“東女國”。唐高祖武德年間,“女王湯滂氏始遣使貢方物”。由此看來,東女國的形成,大約是在隋唐之際。

下一頁
 東女國的王族是屬於象雄系統的部族,所以《安多政教史》稱其為“象雄勃蘭之王”(Zhang zhung sBra rgya1 1a)這一族和早期吐番王室的關係極為密切,當吐蕃征服白蘭、白狗等部之後,東女國的勢力急劇膨脹,從而形成“戶四萬餘眾,勝兵萬餘人”的強部。據舊唐書卷197《東女國傳》記載,東女國“有女官,曰‘高霸’,平議國事。”高霸是Gog yu1的對音,也就是指Gog yu1的部族。如前所述,這個Gog yu1就是漢文史籍所記載的哥鄰。在藏文典籍中哥鄰所在的雜瓦絨就被稱為“女王的雜瓦絨(rGya1 mo Tsha ba rong)”。由此可知,東女國的“高霸”實際是出自臣服天東女國的哥鄰。哥鄰是指董氏部族的“哥咱”。也就是說,哥鄰的父方族是董氏,母族是哥氏。從哥鄰之地與白蘭之地相重來看,作為哥鄰父族的董氏應當是白蘭。哥鄰的母族,顯然就是東女國的女官“高霸”,其地位相當於宰相。概言之,白蘭為吐蕃征服之後,實際上就成為了東女國的屬部。由於東女國是以女性為中心,因而白蘭的母族成為東女國的宰相。在外官僚,則以男子為之。“凡號令,女官自內傳,男官受而行”。由於女性居於支配地位,所以藏文史料都是從母族的斷承關係進行記載。其後,唐人亦採用其稱謂。由此可知,東女國是由兩部分組成。女王以康延川為中心,控制著大金川地區。以大金川上游為中心的西山八國,則是由誠服于東女國的哥鄰所控制。東女國有大、小二王,其中小王之位,並顯非僅僅是作為儲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加強對西山八國的控制。一女性為中心的東女國,大約在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以後,開始以男子為王。至八世紀未,東女國再次發生變化。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南詔王異牟尋遣使致書西川節度使鬥皋,其中就提到“西山女王,見奪其位”。同年東女王與西山八國投附唐廷,這顯然和女王失位有關。據《安多政教史》記載,嘉莫雜瓦紅有三個不同的部落,一是rGya1 nag族,二是屬於象甲(Zhang rgya1)系統的象雄勃蘭之王。三是稱為雜絨王的哥彭(Kho hohun)。最初的強部是象波文(Zhang po),其後為拉色哥(Iha rigs sgo)。RGyal nag應當是漢文史籍中記載的“嘉良”,這是分佈在大金川地區原土著部族。雜絨王就是隋代所稱的白男(蘭)王,亦即唐人所說的哥鄰王。勃蘭王則是漢文史籍所記載的東女王,這是屬於象雄系統的部族。最初的強部象波,應當是指出自象雄的勃蘭氏,也說是唐人所說的東女王一族。後勃(sNang gnyan khong leb)的次子是哥拉哥谷(sGo la sgo sho)。sGo la就是哥王。由此看來,大約在八世紀未,朗氏已控制了哥鄰,並取代象雄的勃蘭氏,成為近代家莫雜瓦絨的支配部族。這樣,曾經在歷史上一度活躍的東女國便消失了。

  一代王朝沉睡在歲月冰峰裡,一夢千百年,歷史演進,朝代更替,一度活躍繁華的文明消失了,傳奇般的歷史更增添了它的神秘。今天我們漫步滔滔大金川江邊,漫步于女王金戈鐵馬的古戰場,與那遠古的女性王朝對話,深感金川這塊浸潤千年文明的熱土,風采依舊,浪漫依然。
作為東女國中心的大金川地區,就是近代嘉絨的本部,嘉絨(rgyal rong)亦即嘉莫絨(rgyalnlo rong),意為“女王的谷地”。嘉絨的藏語意,說是“東女國”。作為“東女國”後裔,藏族的一支,由於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等因素,造成了金川人勤勞、勇悍、豪爽熱情的秉性,形成獨具魅力的東女國後裔特色。

  石碉,東女國建築精品對人類建築藝術的傑出貢獻

  早在《後漢書.南蠻西夷列傳》中就記載先民“眾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十丈,為邛籠”。李善注《後漢書》之“邛籠”說,“按今彼土夷人呼為雕也”“邛籠”即石碉。可見石碉建築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本世紀40年代,著名學者馬長壽先生在考察井岡山五次圍剿的碉堡時指出:“中國之碉源出四川,四川這碉源出金川”,這就是嘉絨藏族對豐富戰爭藝術的傑出貢獻。遍佈全縣各地有4棱、6棱、8棱等多種石碉,其中有極為罕見的13棱碉。

  在數百石碉中,瑪律邦關碉如直刺蒼穹的長劍,靜靜地倚天矗立。“瑪律邦”嘉絨語音譯,意為不結冰的地方。在嘉絨通往康巴地區古瑪律邦關的對河兩岸各矗立著一座崇宏昂的石碉。東碉高28米,西碉高50米,這說是“一江南流,雙碉守關”的景觀。高達50米的西碉,是目前全國已知石碉中最高的,獨享“中國碉王”桂冠。瑪律邦關碉是東女國女王行宮,後為大金川土司沙羅奔小官寨的標誌性建築。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面對萬千大山,面對族內族外的紛爭與殺戮。人們不得不把碉樓越修越高,因為至高權的掌握是自我保護的最有效手段。專家稱此碉融數學、幾何、力學為一體,是東女國後裔勤勞、智慧的象徵。此碉中有數十層,每層四面,各胡方孔,可施槍熗。相傳此碉用雞、狗、羊、馬、牛、豬血等摻入蕎面和精選粘性強的泥土混合攪拌後灌入石縫作粘合劑,一旦幹後,比水泥還堅硬,粘性極強,十分牢固。就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場大規模的改土造田運動中,有人曾試圖用炸藥包將這座碉炸毀。用石碉的豐富史料作田埂的保坎。兩次使用大劑量的炸藥均告失敗,僅將該碉底座北角炸了一個窟窿。就在那次實施爆破後的第十年就發生了這個地區有記錄以卻安然無恙。它不僅經受了時代戰爭的烽煙,而且出經受了大自然變遷的嚴峻考驗,高聳挺拔,氣勢宏偉,是金川先民堅強不屈,勇敢智慧象徵的再現。

  碉的結構。材料牆體用不規則的石塊和泥修砌,砌牆是非常講究石料的料面安排,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石塊平整的一面向上、上下左右的石料大小組合在一起要相互契合,上下石料錯縫修砌、小縫隙用小石塊緊,金川地區的工匠們,調 度的十分得體,棱角面體如斧削刀切。牆體由下而下漸漸收分,牆體底部一般在0 .40—0.60米左右。碉在立面上呈下大小上小的台錐形,碉頂外沿出碉身0.10米左右成首,凸頂角作尖角聳立,給人一種向上飛升的感覺。碉內通常分為五至十一層,多則達十四層,也有極少數有幾十層,但沒有十三層(這裡的人認為十三層這一數字不吉祥),各層用圓木作梁,梁兩端平置碉體牆體內,梁上密鋪樹棍,在鋪樹枝,然後填泥土夯緊,最後鋪木板作為上層的地面,各層之間用木梯上下。碉的底層一般都沒有窗戶和門,為全封閉式。二層以上根據建碉的用途分別開大、小窗戶或wL膠?浠?祝犑〣w?4盎?際鞘?叫危硫傽s?.60—1.20米,寬0.10—0.15米左右的豎長方形或“十”字形。碉門多建在二層或三層某一面牆體上,一般高1.60—2.20米寬1—1.4米左右,進出都在碉門外下方,架用獨木梯作上下用。通常門、窗的大小與建築結構有關棱角越多門窗越小。碉在修建時,層積而上,碉外牆的牆面、碉角原線條直度、牆體的收分度有兩名有經驗的技師站在牆體上方同一面上方原兩角上憑目力斜視對角及由上往牆基外側倒水線來掌握確定。碉雖高達數十米,而碉牆牆體面並不傾斜,牆體外部平面及每條棱角線都非常規則加之碉體的堅固性(牆體下大上小)出於抗高壓狀態。每層的木梁從內部支掌著碉體不向內坍並將碉身連接成為整體,碉外牆的棱的棱角形成外牆的支撐柱,這種高度的石建技術堪稱我國建築史上的一絕,令人嘆服。

...................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