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峽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鐵棺峽出口寬谷地帶,土地肥襖,有幾十戶鄉民在這勤勞耕種,過著不愁吃喝的安定生活。
峽谷東岸的山洞中,盤踞著一條黃龍,它歷經了三百多年的修煉,和附近鄉民相處和善,見難相助,有救必應,當地黎民對他十分敬仰。每逢天旱,人們便成群結隊的來到洞前求雨。黃龍為了滿足鄉民需要,便從洞中吐出一股股紫霧,紫霧冉冉上升到天空,很快凝成一團團烏雲。傾刻,雷聲隆隆,大雨傾盆,使峽谷莊稼五穀豐登。鄉民為了感激黃龍神恩,便在黃龍洞前,立廟祭祀。
不知又過了多少年,西岸山洞中,住进了一条乌龙。它经过百余年修炼,开始有了一些道法,见黄龙洞前香火很旺,祭品繁多,不禁眼馋起来。心里暗想:哼!黄龙有多大的本事,你们那么尊重它,不把我看在眼里,好嘛,让我施展法术给你们看看,那时你们就会来求我了。于是,乌龙开始作威起来。这时,刚巧遇上天旱,它就乘机火上加油、口吐火焰,使田干地裂,庄稼枯黄,人畜因热而生病的不少。黄龙得知此事,忙布雨解危,使乌龙的阴谋未能得逞。就这样反复几次较量,都是黄龙化险为夷。乌龙见黄龙处处与它作对,十分气恼。
一天,乌龙来到黄龙洞外威胁黄龙说:“你快把洞府让出,不然叫你葬身洞窟,后悔莫及!”面对乌龙的无理威胁,黄龙以好言相助:‘修炼便民’是我们的正本,你这样作恶害人是不对的。骄横无理的乌龙大吼:“少说废话,今天让你看看我的厉害!”话刚落音,乌龙就口喷一团红光,随着一声巨响,顿时庙宇倒塌,连整个洞府也晃动起来。黄龙被激怒了,从洞中冲出,与乌龙厮杀起来。两龙腾空,相互伸长龙爪,你抓我咬, 各自施展绝招。好一场恶斗,只杀得天昏地暗,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回合,乌龙由于修练功夫不如黄龙,渐渐不支,且战且退,鳞甲被打落得满峡谷都是。至今人们看到宁河中的五彩石,传说就是两龙相斗时掉下的鳞甲变成的。
正当乌龙战败被擒,连连呼救求饶的时候,恰巧观音大士云游到此,问明了原固,训斥了乌龙,劝阻黄龙手下留情,要两龙合好,同住一个洞中,共同修炼仙道,为民除害。
乡民们见黄龙一心为民施云布雨,乌龙也改邪归正了,又集资重新修起了庙宇,取名“双龙庙”,两龙逢旱施雨;遇涝放晴。乡民们把峡谷耕耘得青翠欲滴,庄稼喜人,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
明朝文学家杨慎(号升庵),路过三峡时,听到乡民们纷纷称颂双龙利民功绩,欣然挥毫留下了“护峡佑民”四个大字。人们把这四个字做成一块金匾,悬挂于双龙庙中,以表彰二龙。为此,这段峡谷也叫“双龙峡”。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