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介紹?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清代皇家園林。位於北京西郊,距城12公里。它是中國現存古代最大的一座園林。園內除有亭、台、樓、閣、宮殿、寺觀、佛塔、水榭、遊廊、長堤、石橋、石舫等100多處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築,以及展出的無數藝術珍品外,還有浩瀚的昆明湖,巍峨的萬壽山,曲折的小河……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風景區組成,面积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这座古典园林是以规模宏伟、娇丽多姿而享有盛名。

现将全园分成四个部分择要介绍如下:

东宫门内部分:游颐和园建议你最好从东宫门开始。东宫门是正门,门外的牌坊经过修缮,重展秀丽风采。门口有两只造型生动的铜狮,是清漪园时期的遗物。东宫门台阶正中,有一块龙云石,上刻二龙戏珠图案,精致、活泼。入门西行,过仁寿门,这一部分都叫东宫门内。主要建筑有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等,上图为仁寿殿内景,原名叫勤政殿。1890年重建时,为了迎合慈禧希望长寿的愿望,根据“仁者寿”的古语,改为仁寿殿,它是慈禧在园里召见群臣和处理国事的地方。您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少珍贵古物。如商代的青铜器皿,翠鸟羽毛粘贴的洞庭风景,天然树根雕刻的狮子,200年前的国产镜子…… 长廊,全长728米,是我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廊子。长廊顶部有彩画14000多幅,有“画廊”之称。

前山部分:前山部分主要有排云殿、佛香阁等景区,是全园的中心建筑群,建筑形式丰富而辉煌华丽。佛香阁是中国古建楼阁的代表作,是颐和园的标志,高2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砌台上,以8根大铁梨木为擎天柱,顶为八攒尖式。阁内二至三层有旋转式楼梯,登阁远望,西郊景物尽收眼底。排云殿是全园的精华汇集之处。它的最前端是位于湖岸的一座牌坊,南北两面题着:“星拱瑶枢”,“云辉玉宇”。

后山部分:后山部分的景色与前山不同:前山豪华;后山幽静,后山山路盘旋曲折,山下流水清澈,山上松柏郁茂,灌木丛生,颇有江南情调。主要的建筑有:景福阁,苏州街,谐趣园等,景福阁是慈禧赏月赏雨的地方,苏州街,原称买卖街,街的南北两侧店铺依山而建,面水开业,现已重新修复,游客可兑换清朝式铜钱购货,展示了仿古旅南商镇的风貌。

谐趣园为“园中之园”,具有江南庭院风格,其趣有三:声趣、楼趣、桥趣,后山还有一条长达数百米的“丁香廊”。春天来临的时候,丁香花盛开,香气袭人。

南湖部分:昆明湖上有一座南湖岛,龙王庙位于南湖岛的中央,远远望去好像一座神话中的海上仙山,连接龙王庙和东堤的那座十七孔桥,长年卧在万顷碧波中,桥柱上雕有姿态各异的狮子544只。桥全长150多米,宽8米,由十七个卷洞组成,桥的两头有4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生动。桥东的廓如亭,俗称八方亭,占地140余平方米,亭有内外三圈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亭顶采用重檐攒尖的形式,造型舒展而稳重,居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之冠。东岸有一只铜牛,卧置在刻有波浪的青石座上,牛背上篆刻有清乾隆御笔《金牛铭》,意为镇压水患。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