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許多名山在山腰或頂部建有佛寺、廟宇、宮觀。中國佛教、道教要進行修持、修煉,脫離塵俗,必然要找到行人車馬少的地方,建設“山寺”、“道院”。
中國有句古話:“深山探古寺,平川看佛堂”。中國佛教的廟宇和道教的宮觀建築,其要求相差不多,凡是廟宇都是根據禮制制度建設的,不論如何大的廟宇,都要根據禮制建造十分完整的一套左右對稱式的建築,僅僅不同於各個殿宇的開間尺度,廟宇中的院内组合等等,但在局部处理上,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变化。道教建筑则不然,他们尊奉老子、张天师等建庙求仙,自己修行,使之长生不老,所以在庙宇建筑设计时都要求在深山中,选择天然胜地,利用人为与自然结合的设计手法,划时代的建筑,不墨守成规,做自由式的布局。例如在悬崖绝壁处建庙,架桥,桥上建屋,有大有小,远近不一,高低叠错,楼台殿阁建造其间。这样一来,好像是仙山楼阁,仙人要在这里下凡,或者作为迎接神仙的佳境,所以道教建筑绝大部分如此,他们选址尽力在山路难以攀登的山顶或山怀之中。中国五岳名山,中国道教十大名山大多数都以这种式样出现,将庙宇建在山顶端。
为什么在山中或高山顶建造庙观?主要目的是登高远望,僧人道士进行修行,环境好,一是敬神;二是迎接神仙;三是一尘不染;四是长生不老;五是它能与世隔绝。同时,还使广大信士登入空门,引其入胜,思想开阔,使人神往,体现仙境高不可攀,令人向往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