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濤溝自然風景區

位於山西綿山后山的水濤溝自然風景區,全長15公里,有古樹、怪石、山花與長年流淌不息的山水,經過人工塑造的動物、人物典故和幾十處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水簾洞,以及星星點點的茶樓、酒肆、木屋、藤橋、石桌凳,構成了秀比江南的自然風光。

群山環繞,高峰入雲,清清的溪流從南面沁源縣的馬跑泉發源,千回百轉,流過長30華里的岩溝,滋潤著數百頃良田,孕育了綿山數千年古老的文明。這就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上著錄的“石桐水”。它時而平緩,时而激湍,并在几个地段形成近三米落差的小小瀑流,和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行径“舍身崖”至“抱腹岩”地段,仰望悬空栈道,犹如挂在半崖的摇篮,五龙墓诸峰如削,矗立天际,抱腹岩顶的乔松,孤傲入云,犹如狷洁的介子。

这段路沿途要绕三十多个弯,跨二十多次涧,还得翻一道小小山梁。人随山转,水绕山流,左边青山耸翠,右侧峭壁挺立,伸入沟中的山岬酷似神话中描与的狰狞怪岩;还有如猴,如象,如鹰隼的巨石。各种奇特的山岩地貌,组成了岩沟奇异的自然风光,无丝毫人工雕琢的迹象。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