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雲海中登高,或於深谷底涉水,飽覽祖國名山秀水,觀賞大自然的絢麗景色時,千萬要注意保護踝關節。踝關節扭傷是旅遊活動中最常見的一種軟組織損傷,居各種損傷的首位。踝關節即人們常說的“腳脖子”,它是一個以支持負重為主要功能的關節,由內踝、外踝與脛骨遠端三部分共同組成。正常情況下,當腳背屈曲時,不容易扭傷。但當腳跟提起時,由於踝關節前移,骨又是前寬後窄,一旦著力不當,即容易扭傷。
另外,在踝關節周圍還有3組韌帶可加強其穩定性。其中外側韌帶力量最薄弱,游览时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或者在登山、下山的时候,万一失足蹬空,就会使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损伤,引致踝关节疼痛、肿胀,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重,到第二天肿胀疼痛便明显加重。
一般说来,大多数踝关节扭伤后,局部可用冰块或湿毛巾冷敷,这样可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轻肿胀,但扭伤即时不能热敷或乱揉乱按,以免加重出血与肿胀。扭伤24小时后方可局部热敷,以促进受伤部位血液循环,尽快消肿。必要时可服一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等,另外可外搽红花油、跌打酒等药,对于重症的踝关节扭伤,则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预防踝关节扭伤应注意三个方面:
其一,旅途中避免在高低不平的地方走;夜晚在跨越山涧、隧道时准备手电筒;
第二、下坡、下车、下船、下飞机时,脚的跖曲(向脚心方向)角度不可过大,免致左右摇摆而扭伤踝关节,在下山时不能只顾观山看景而不低头看路。
其三,旅游时最好穿旅游鞋或运动鞋。